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9月28日 · 有網民目擊一名港男為女友在商場女廁外排隊,形容有損男性尊嚴兼「肉酸」。有兩性關係... 論盡中港台 時事要聞 圖窮秘現 中環人 金錢世界 ...

  2. 2016年9月30日 · 今日有報道指有港男為女友排女廁即時引起爭論有網民形容此舉有損男性尊嚴不能置疑的是該男子出發點全是為女方着想又或者可能有苦衰

  3. 2018年9月5日 · 女廁時常大排長龍的現象促使大眾了解平等使用廁所權的重要也就是所謂的便器平等」。. 運動場、娛樂場館、露天劇場、體育館......,都可以看到廁所使用不平等的問題。. 只要是一大群人必須同時使用廁所,例如飛機抵達目的地或是音樂會中場 ...

  4. 2016年9月28日 · 有網民目擊一名港男為女友在商場女廁外排隊,形容有損男性尊嚴兼「肉酸」。有兩性關係導師認為,貼心過了火會令人反感,估計部分男生自覺沒甚麼優勢,才會如此博異性歡心。 有女網民在討論區指,在商場女廁外目擊兩

    • 性別隔離是當代最平凡且頻繁的隔離政策
    • 廁所的兩性隔離邏輯,道理在哪裡?
    • 男女分廁的歷史
    • 廁所的性別文化
    • 男女分廁是新議題,也是老議題
    • 我們對公共廁所,尤其是女廁,仍有不少成見
    • 廁所的性別政治

    公共廁所分男廁和女廁,是少數大家習以為常的隔離措施。 談到隔離,一般認為隔離措施必定是基於公共利益才能合理正當化,否則會促成歧視。例如,隔離傳染病患,是為了健康的公共利益;隔離犯法罪犯,是為了安全的公共利益。相反地,隔離種族或社會階級,在欠缺公共利益的必要下,已逐漸在現代文明社會銷聲匿跡。雖然由財富所堆砌的社會階級隔離仍隱身在資本主義中屹立不搖,然而,性別隔離卻得以標榜維護公共利益之目的而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舉凡廁所、淋浴間、宿舍、學校、醫院看診等,性別隔離政策無所不在。 推薦閱讀:【中國性別觀察】各人住在各人的衣服裡!女子澡堂裡的赤裸危機 對多數人來說,若要問性別隔離的標準,生理性別是想當然的說法,似乎從來不是個問題,幾乎從不懷疑,甚至不容置疑,畢竟對多數人來說,社會性別(心理性別)的概...

    耶魯大學建築系教授 Joel Sanders 曾以建築學的功能主義理論(Functionalism)來批評男女分廁的固有思想。 建築中的功能主義強調結構取決於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亦即建築物的結構時常是功能取向,所以當應用於廁所時,男女分廁就會是生物構造的延伸,具有結構上的必然性。然而,Sanders 教授批評功能主義的思想,他認為以功能主義來解釋廁所的二分化,就好比許多科學家常以看似客觀的科學、自然、功能、解剖等觀點來解釋偶然的社會人文現象,不當強化天生的兩性差異,過分簡化性別的文化面。 推薦閱讀:《有故事的人,坦白講》:我是陰陽人,出生時就有「兩套」

    之所以說廁所是偶然的社會人文現象,或可說是歷史的遺跡,我們可以先來看看男女分廁的歷史。 男女分廁的歷史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依據生理性別使用廁所的習慣雖說有一百年以上的歷史,但至多也只能算是近代史的事。事實上,男女分廁在英國維多利亞時代(19世紀中至20世紀初)才慢慢出現。在那之前,公共空間只有男廁,女性若出門在外但憋不住時,只能隨機應變,例如早期的長裙和蓬裙讓女性能在裙下直接排放至排水溝,或甚至隨身攜帶尿器在裙下解放。沒有女廁的公共空間反映早期社會對待女性的態度,環境的不友善讓女性只好待在家中,即便外出也會因不方便而盡速返家。 在19世紀末大西洋的彼岸美國,公共廁所更僅提供給健全的白種異性戀男性,否定了身障人士、同性戀、有色人種,以及女性使用廁所的權力。 隨著工廠勞動的集中生產,連帶使人類的...

    19世紀女性漸漸脫離家庭,走向公共空間,讓許多男性立法者、政策者,甚至是男性建築師認為應該在不屬於女人的「公」共空間中建構安全的堡壘。在維多利亞時代,性別隔離不僅實施於廁所,還包含車站的女性等待處、郵局和銀行的女性專用入口,以及圖書館的女性閱讀間等(聽說那時有些男性認為女性會影響讀者的專注力)。 美國猶他州大學法律教授 Terry Kogan 認為,男女分廁的政策之所以能在20世紀初成為共識,乃因當時公共空間還不習慣有女性的存在。對「公」共空間來說,或者是對男性立法和政策者來說,性別隔離政策成為男性在公共場域中,用來面對職場新女性的緩衝和安慰劑。 排泄物被人類視為骯髒、羞恥,且不典雅的,排泄時的聲音和氣味都讓人難以忍受。當女性被要求需保有乾淨、芬芳又高雅的形象時,女性如廁時的形象會格外受到性...

    今年三月美國北卡羅納州州議會因通過俗稱的廁所法案(Bathroom Bill, House Bill 2, HB2),要求所有公共領域的公廁系統(public accommodation, public facilities)使用者都需依據出生證明上的生理性別使用廁所,儼然是禁止跨性別、性別流動的少數族群依據自己的性別認同選擇廁所。 此舉引起各界譁然,美國民權聯盟繼而向法院提起訴訟,主張該法案因有高度的性別歧視故屬違憲而無效。許多民間單位和企業也都大為反彈,甚至有意遷離北卡羅納州經營,作為抗議手段。 男女分廁在人類幾千年的歷史中,僅得算是年過一百的新興文明,但在當今文化和觀念變動快速的時代,男女分廁也可說是維多利亞時代遺留下的性別窠臼歷史痕跡。近來吵得火熱的廁所性別政治讓男女分廁好像是這幾年...

    儘管這幾年有愈來愈多的學校、機構,甚至是政府單位都逐漸開放男女同廁,或實施性別友善廁所政策,但HB2法案事件卻讓廁所議題再度成為今年性別平權的一大焦點。 在2015年年底,美國民主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黨內初選辯論的5分鐘中場休息時間結束時,Hillary Clinton 因使用廁所而遲到了幾分鐘才返回。Donald Trump 事後還大量消費這個小插曲,大放厥辭說:「我知道她去哪了,太噁心了,我不想談論。」Hillary Clinton 事後說明使用廁所確實花了點時間,畢竟當天女廁相較於男廁的確距離辯論講臺較遠。 我想多數女性都能對 Hillary Clinton 的廁所事件有共鳴,女廁時常位於偏僻處、大排長龍,而且馬桶數似乎永遠顯得不夠,這些對女性來說都是司空見慣的事。而 Donald Tru...

    當我在歐洲自助旅遊時,只要到了公共空間,我絕對不會和我的男性伴侶分開,我們同進同出,永遠都在對方的視線中。然而,唯一的例外,就是上廁所的時候。因為生理性別不同,我們必須使用不同的公共廁所,結果在歐洲上女廁卻成了我感到最不安和危險的時候。如果說男女分廁是為了女性的安全,那為什麼我上女廁時會感到威脅? 我不會因為我處在一個都是相同生理性別的環境就會感到比較安全,社會複雜的交織性不會因為生理性別的分類而簡化,生理性別是單就生理構造所作的硬性區別,一個人不會因為生理性別的種類而變得比較危險或脆弱。 讓人感到危險的,不是性徵的差異,而是有偏見的性別刻板印象、有差別的兩性教育,以及長期對性別的誤會與恐懼。維多利亞時代所建構的廁所高牆,不僅揭示人類對排泄的汙名,對廁所的鄙視,更構築兩性之間的誤解,阻斷性別...

    • Avross Hsiao
  5. 2015年4月24日 · 廁所問題一直困擾著許多人尤其是公共場所的廁所大家都能發現在外面上廁所女廁總是排得比男生長因此引發了1996年的女廁運動爭取調整男女廁的比例並於2006年內政部建築技術規則明文規定公共場合的男女廁所比應為1:3或1:5

  6. 2024年1月23日 · 香港廁所協會自2018年起開始推動設立女性尿兜指可增加空間使用率目前2個廁格的位置可改裝成3個尿兜變相可減少廁所使用高峰期的排隊時間協會前秘書梁彥媚表示女性尿斗的設計易用很容易調校大小切合用家需要習慣後就很容易處理就算穿褲子亦不會有困難只要拉低褲子便可使用。 團體指得悉好處能改習慣. 站立如廁,始終與女性原本的如廁習慣「大不同」,或會增加推動設立女性尿兜的難度,梁彥媚對此則表示樂觀。 她舉例在馬桶出現之前,廁所的設計是要蹲下如廁,馬桶出現後也有人不習慣,但後來大眾亦慢慢適應,相信當得悉使用女性尿兜的需要和好處後,就會成功改變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