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18日 · 可能是甲狀腺自身功能異常如格雷夫病)、甲狀腺腫瘤過度攝取碘某些藥物的副作用等診斷甲狀腺亢進通常需要經由醫生進行全面的評估 ...

  2. 2020年5月8日 · 常見治療甲狀腺亢進的藥物有Methimazole或Propylthiouracil甲狀腺亢進的藥物可能會產生皮膚皮疹肝功能障礙白血球減少症雖然服用甲狀腺亢進的藥物產生白血球減少症並不常見但是若有白血球減少症的時候容易會有伺機性的感染造成敗血症進而導致休克器官衰竭的危險而白血球減少症併發急性扁桃腺炎的時候很容易被當成一般感冒或是單純的急性扁桃腺炎治療。 所以如果服用甲狀腺亢進的藥物,出現高燒不退,或是喉嚨痛的現象,應儘速回診諮詢甲狀腺專科醫師,判斷是否有白血球減少症的現象,還是只是單純一般的感冒症狀。 切勿隨意停藥 定期回診追蹤. 建議甲狀腺亢進的患者切勿隨意停藥,並且定期回診追蹤,以免產生甲狀腺風暴,造成心跳過快,甚至急性呼吸衰竭或心跳停止。

  3. 2019年6月6日 · 導致甲狀腺亢進的原因很多其中最常見的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叫做 葛瑞夫氏症 (Graves’ disease) ,由於異常的抗體持續攻擊甲狀腺導致甲狀腺素持續分泌以及甲狀腺的腫大。 有時也會發生甲狀腺組織增生的小腫瘤,導致甲狀腺分泌過多。 其次是細菌感染導致的 甲狀腺炎 ,常見的感染細菌有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以及腮腺炎病毒…等,因為甲狀腺細胞被感染破壞,因此會釋出甲狀腺素,造成甲狀腺亢進的症狀。 其他可能的原因,還包含腦下垂體的腫瘤、甲狀腺癌,以及含碘的食物或藥物攝取過量…等。

  4. 2023年3月1日 · 副作用包括皮膚搔癢腸胃不適肝功能異常及白血球減少等若副作用較輕微時可在醫師指示下更換藥物或暫時停藥如果有發燒口腔潰瘍的情形應立即就診一般而言抗甲狀腺藥物須至少服用12年才能考慮停藥但停藥後約有50復發機會

  5. 2024年5月15日 · 抗甲狀腺藥物可能副作用包括1.皮膚搔癢或皮疹約5%是最常見之副作用。 部份患者持續服用,症狀會改善。 2.關節痛. 3.類紅斑狼瘡症狀. 4.肝功能暫時異常. 5.貧血、凝血功能變差或血小板減少. 6.顆粒性白血球缺少:約0.5% 需立即求診. 四、副作用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 顆粒性白血球缺少,常在治療期間3個月內突然發生,但也有可能發生於3個月後之任何時間。 定期白血球檢查並無法預防,所以如果有任何發燒或發炎現象,尤期是喉嚨發炎必須馬上就醫並檢驗白血球,如果白血球總數在1500以下,必須立刻停藥並儘速至門診求治,至於在血液血球總數1500-3000間,是否要停藥,雖無急迫性,但您需儘速與醫師討論是否使用其它治療甲狀腺亢進的方法。

  6. 其他較不常見的病因包括甲狀腺炎(Thyroiditis)、毒性腺瘤(Toxic adenoma一種會製造甲狀腺荷爾蒙的腫瘤),以及使用過多甲狀腺藥物有時會發生無法查明甲狀腺機能亢進病因的狀況這可能是因為 遺傳 ,但無論原因為何都不具 傳染 力。

  7. 2024年4月15日 · 甲狀腺機能亢進常見的症狀有心悸緊張多汗怕熱手發抖體重減輕大便次數增加月經異常有些病人會合併凸眼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原因很多例如甲狀腺毒性結節腦下垂體腺瘤妊娠絨毛膜癌等最常見的原因為瀰漫性甲狀腺毒症 葛瑞夫氏病 。 實驗室檢查通常甲狀腺荷爾蒙指數會升高,葛瑞夫氏病大部分的病人甲狀腺抗體會呈陽性。 葛瑞夫氏病是一種 自體免疫性疾病 ,通常有家族史,男女之比為 1 : 7。 治療方式,一是保守性治療,用抗甲狀腺藥物使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 口服抗甲狀腺藥物的缺點是需長期吃藥,而且停藥後復發率極高 ( 約50 % )。 口服抗甲狀腺藥物治療,甲狀腺荷爾蒙通常於 1 ~ 2 個月內降至正常,一般需要持續 2 年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