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6月7日 · 2016年6月25日使用了六台YF-100的「長征七號」中型運載火箭首飛成功,將中國火箭的低地球軌道最大運力提升至13.5噸,中國開始進入無毒、無污染、大推力的新一代運載火箭時代 [123]。

  2. 2003年10月15日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 (英語: China Manned Space Program [註 1] , 縮寫 : CMS )是 中華人民共和國 載人太空飛行 工程,於1992年9月21日啟動,又名「921工程」,初步工程目標可用「三步走」 來描述: [2] 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 ...

  3. 4 天前 · 以下列表記錄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現代航太事業各次運載火箭的發射情況。發射任務最終目標高度凡高於地球 海平面100公里卡門線均被收錄,未收錄探空火箭的次軌道任務。

  4. 2022年12月14日 · 中國長征五號乙火箭遭到國際上大量批評後,開發可重複使用的火箭技術變得更加重要。中國在將天宮太空站三個模塊分別送入軌道過程中,讓這些火箭的大型核心助推器不受控制地落到地球上。

  5. 2013年6月11日 · 中國載人航天計劃中發射的第一艘無人實驗飛船,於1999年1120凌晨6時30分在酒泉發射升空。 「神舟一號」成功地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考核運載火箭性能和可靠性,驗證飛船關鍵技術和系統設計的正確性。 飛船在太空飛行約21小時返回地面,宣告了中國成功開啟其載人航天時代。 神舟二號:成型. 2001年1月10日1時0分,中國第二艘無人飛船「神舟二號」在酒泉成功發射。...

  6. 2020年10月28日 · 一位中國的火箭技術科學家在兩個超級大國的登月計劃中發揮了作用,但是世界只記住了其中一個。 卡維塔·普裏(Kavita Puri)在下面講述了這個故事。 在上海有一座博物館,當中展出七萬件展品,全部都是圍繞同一個人的——「人民的科學家」錢學森(Qian Xuesen)。 錢學森是中國「導彈之父」和「航天之父」。...

  7. 2020年4月25日 · 早在1960年2月19日我国首枚“T—7M”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在上海南汇简易机场成功发射,是我国研制航天运载火箭迈出的第一步,也开启了我国的“空间时代”。

  8. 2021年6月17日 · 中國在當地時間周四(6月17日)上午9時22分發射「神舟十二號」飛船,三名太空人被送往「天宮號」空間站,這將是中國自主建設常駐空間站迎來 ...

  9. 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實現第400次發射 開啟太空探索新征程. 2021年12月10日,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00次發射 ...

  10. 1955年中國科學家錢學森從美返國,建議國家建立自己的導彈、火箭及衞星工業,次年10月,中國第一家導彈研究機構 ── 國防部五院成立,自此中國航天工業便正式創建了。 中國政府致力發展航天科技,如載人航天、到月球探測等,並建立衞星對地觀測和全國衞星遙感應用兩大體系,以及建構中國衞星通信和衞星導航定位應用兩大產業。 錢學森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 運載火箭. 氣球靠空氣的浮力升空,飛機靠空氣的升力升空,而大氣層以外的航行又靠甚麼呢? 只有靠火箭 ── 星際間航行的唯一交通工具。 運載火箭的「老祖宗」是二次大戰時期的一種德國導彈 ── V2(復仇者2號),現時火箭的基本特徵和飛行原理仍與V2相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