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6日 · 米酵菌酸一种非常歹毒的毒素,一旦中毒死亡率 高达40-50%以上。 它由一种叫做 「椰毒假单胞」 的致病细菌产生的。 这种最早在一种由“大豆和椰子粉”制成的食物中发现,所以叫“椰毒”假单胞

  2. 米酵菌酸是一种会引起食物中毒的毒素,它主要产生于发酵的玉米面制品、变质的鲜银耳、木耳等食物中。 当然生活中糯米面汤圆、马铃薯粉条、甘薯淀粉等都含有此,所以这类食物变质后千万不能使用。

  3. 2020年10月13日 · 新京报讯(记者 刘欢)黑龙江鸡西市鸡东县一家庭聚餐中毒已致8人死亡,其初判黄曲霉毒素的中毒致死原因被多位专家质疑而在网上引起争议。10月12日晚,黑龙江卫健委在官方微信发布预防食物中毒文章时,表示该事件初步定性由椰毒假单胞污染产生高浓度米酵菌酸引起的食物中毒。

  4. 2023年3月19日 · 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中毒发病急,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为1至2天。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 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无发热。

  5. 2024年5月13日 · 米酵菌酸毒素到底从哪里来?之后还能快乐嗦粉吗?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认识一下这个米粉杀手——米酵菌酸米酵菌酸是什么?1977 年,米酵菌酸首次在我国东北变质米面中被发现,属于食源性致病菌。20 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累计报告米酵菌酸中毒人数超过

  6. 2023年4月19日 · 但这种毒素一直存在,只有当特定食品储存不当(处于pH值为5~7、温度为25 ~37 环境中)或放置时间过长时,才易滋生。 食用滋生了米酵菌酸毒素的食物后,患者通常在2~10小时内发病,但引发的中毒反应因人而异,基本与进食量呈正相关。

  7. 2020年10月14日 · 米酵菌酸作用的靶器官肝、脑、肾等主要实质性脏器。因此,中毒的主要症状表现为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伤,如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重者呈咖啡色样物)、轻微腹泻等;重症病人多呈肝昏迷, 中枢神经麻痹,并因呼吸衰竭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