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0日 · 中秋節有什麼習俗中秋節是華人文化中的重要節慶有著豐富的傳統習俗以下列舉幾個主要的中秋節習俗活動1. 賞月這是中秋節最重要的習俗之一在這一天月亮特別的圓滿象徵家人的團圓家人會一起在庭院或陽台上賞月欣賞這明亮圓滿的天體

  2. 中秋節在各地雖然發展出不同 習俗但有些習俗是各地皆有的。 賞月是各地中秋節的傳統活動之一,賞月、翫月的記載見於 劉宋 [6] ,但似尚未形成固定的日期。 至唐宋時期,中秋賞月之風大盛。 中秋節也是一家團圓的日子,人們都會回到家中一起吃飯、團聚,並且會 祭祖 ,感謝祖先庇佑。 也會吃特定的食品,不少都與月亮、團圓有關,這些食品同時也是祭月的 祭品 ,如 華人 ( 漢族 )都有吃 月餅 的習俗 [9] 此外,時令的水果和其他農作物如 楊桃 、 柚子 、 芋頭 、 栗子 、 菱角 、 梨子 、 柿子 等,在農耕社會中是農民秋季的收穫,也是中秋節的食品和祭品。 中國南方和越南還有提 燈籠 的習俗,有些地區還會舉辦大型的綵燈會。

  3. 2021年8月23日 · 香港中秋節5大習俗. 1. 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2011年被列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香港有兩處地方仍然可見一是銅鑼灣大坑另一是薄扶林村其中大坑更由農曆8月14日至16日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

  4. 2020年4月2日 · 在台灣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重要傳統節日許多習俗代代相傳一家人又可以團圓在一起賞月吃月餅了。 那麽,你知道中秋節是怎麼由來的? 有哪些風俗習慣嗎? 讓 Skyscanner 來告訴你吧! 中秋節的含義. 中秋節,定於農曆八月十五,因爲恰好在三秋的中間,所以稱之爲中秋。 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有祭月、賞月、拜月、吃月餅、賞桂花、飲桂花酒、等習俗。 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爲寄托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爲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産。 中秋節的由來. 傳說一 : 嫦娥奔月.

  5. 中秋節有不少傳統習俗古時中國人會向月亮表達謝意並慶祝農作物豐收也會賞月及祈求好運。 更重要的是,中秋節是人月兩團圓、家人聚首一堂的佳節。 來跟我們一起了解這個節日的起源、傳統習俗以及香港相關節慶活動。 中秋節的源起. 中秋節的起源故事眾說紛紜,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是后羿和嫦娥的傳說。 相傳古時天上同時出現10個太陽,導致民不聊生,后羿為了除害,一口氣射下9個太陽,並因而獲得長身不老仙丹以示獎賞。 但后羿的徒弟試圖偷取仙丹,危急之下后羿的妻子嫦娥只好吞下仙丹,隨即身輕如燕,往天上飛去。 嫦娥從此成為月神,與玉兔住在天上。 因此,兔子圖案在中秋節慶中很常見,包括兔子造型的傳統燈籠是最經典的款式之一。 時至今日,人們賞月時仍會嘗試從滿月中找尋嫦娥和玉兔的蹤影。 香港人怎樣慶祝中秋節?

  6. 2023年10月3日 · Photo/getty. 中秋節由來禁忌懶人包. 中秋節日期哪一天? 中秋節故事. 為什麼中秋節要烤肉? 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 中秋7大習俗. 中秋10大禁忌. 繼浪漫「 七夕情人節 」過後,2023中秋節在9月29日登場,這是一個與家人和朋友團聚的美好節日,除了賞月、吃月餅、烤肉以及送禮之外,中秋節背後有著深厚的歷史與傳說。 帶你一次看懂中秋節由來、習俗與10大禁忌,揭開中秋為什麼要烤肉和吃月餅的秘密,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讀為《仲秋》,代表秋天的第二個月,後來漸漸變為「中秋」。 直到唐朝,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並開始有關中秋賞月的紀錄。 宋朝時,中秋節習俗開始廣泛流傳,而到了明清時期,中秋節已成為闔家團圓賞月的主要節日之一。

  7. 大坑舞火龍. 每逢中秋節,平時寧靜的大坑都會熱鬧起來——300多名健兒一連三晚,舞動熠熠生輝的火龍,穿梭於大坑的大街小巷。 不要錯過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 香港人怎樣慶祝中秋節中秋代表人月兩團圓,我們與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品嚐月餅,或是在公園中賞月、猜燈謎。 慶祝活動也包括了舞火龍這項壯觀傳統,在大坑、薄扶林等處上演,為這個農曆節日增添了活力與喜慶。 盡享中秋美食. 眾所周知,中秋節必不可少的就是月餅。 除了傳統口味外,坊間店舖更是研發出不少新奇有特色的口味,看看哪一種是你的最愛。 大坑舞火龍. 每逢中秋節,平時寧靜的大坑都會熱鬧起來——300多名健兒一連三晚,舞動熠熠生輝的火龍,穿梭於大坑的大街小巷。 不要錯過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活動。

  8. 2021年9月9日 · A+. 中秋 中國文化 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 漢服. 刊登日期 : 09/09/2021. 編輯︰聞華. 撰文︰星落. 作為漢文化中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中秋節 歷史悠久據稱與上古時代的月亮崇拜有關也留下許多神話傳說許多中秋習俗都有着古老的淵源流傳至今成為中華民族的珍貴文化遺產今次我們將會探究中秋節的起源和歷史講一講關於中秋習俗的故事這個中秋習俗本來是皇室祭祀?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有不同說法,其中一個認為,中秋節乃源於上古時代古人對天象、月亮的崇拜,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流傳至今的中秋習俗中,正正包括有祭月、拜月等活動。 根據現存文獻記載,祭月自先秦時期已經是重要的祭禮,帝王會每年進行祭月活動,當時還沒有中秋節。

  9. 2024年1月10日 · 1. 古代秋季祭祀. 早在古代中秋是慶祝秋收的時節因此有秋季祭祀的傳統。 古人認為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以此來感謝天地之恩。 2. 嫦娥奔月傳說. 這是最為人所熟知的傳說。 據說古時有十個太陽,使得大地炎熱不堪。 英雄後羿射下了九個太陽,並從西王母那裡得到了可以令人升天成仙的仙丹。 但後羿不想離開自己的愛妻嫦娥,所以沒有立刻吃下。 但仙丹被一個名叫彭鵬的人知道了,他試圖在後羿不在時強奪仙丹。 為了保護仙丹,嫦娥決定吞下它,她隨後便飄向天空,最終落在了月亮上,成為了永遠的仙女。 中秋節2023丨習俗. 中秋節是華人文化中的重要節慶,有著豐富的傳統習俗,以下列舉幾個主要的中秋節習俗: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Rakuten Travel 限時優惠:初夏SALE,日本酒店折上折.

  10. 台灣中秋節 ,又稱 八月半 、 八月節 ,中秋節為華人秋報祭祀的傳統節日之一,古代社會有 春祈秋報 之風俗,由於春天耕耘,到了秋天便是 秋報 的社祭,該節日隨著漢族移民的移入而被流傳至臺灣,演變至今,台灣漢族民間信仰相傳「 社神 」伯公、土地公( 福德正神 ) 農曆 八月十六日 成道 聖誕 [1] ,每屆 八月十五 便會祭祀庇佑土地合境守護神 土地公 。 是日亦是 太陰星君 、 月老星君 誕辰,因此家戶信眾亦會舉行中秋例祭,酬謝神明 [2] 。 中秋祭祀 [ 編輯] 開基玉皇宮 太陰娘娘神尊 (需授權拍攝) 土地公神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