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13日 · 大摩看淡中國卻看好印度前景,預料明年印度名義經濟增長可達11.6%,2025年名義經濟增長11.2% 。該行認為印度的人口結構年青及地緣政治風險偏低,將帶動資金流入並降低股票成本。由美元強勢,但美息趨向緩和,所以大摩在亞太(日本除外)及 ...

  2. 2024年3月4日 · 經濟跌至世界第四 日本開始反思. 2月中旬,日本內閣府發表的2023年經濟增長數據顯示,去年日本經濟的名義增長率攀升至5.7%的高水平,其國內生產總值(GDP)折算成美元是42106億美元。. 而德國的實際增長率雖是-0.3%,但由於物價上漲的推動,其名義增長率高達6 ...

  3. 2020年6月20日 · 近年來印度經濟出現高速增長,居民的消費能力也水漲船高,形成正向循環反饋機制。但是,早在疫情爆發之前,印度經濟增速已經褪色。2018年以來,印度經濟增速逐季下滑。2019年印度的GDP增速創下2011年以來的新低,經濟與消費的增長循環已經打破。

  4. 2018年3月1日 · 全球主要經濟體之中,以中國及印度增長最快。印度去年第4季再度加速,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達到7.2%,是1年多以來最勁,亦在中國手上重奪增長最快主要經濟體的稱號。印度政府公布,截至12月的3個月經濟增長按年上升7.2% ...

  5. 2024年4月22日 · 日本地標・日本旅遊・日本自由行・東京・晴空塔:圖為2023年9月20日,鏡頭下位處高樓大廈之間的晴空塔。 於2014年時,印度的GDP排名為全球第10。IMF預期至2027年,印度將超過德國成為全球第3大經濟體。《日新聞》指出雖然印度在新冠疫情期間經濟降溫,但近年在人口增長帶動下經濟大幅增長

  6. 2020年4月15日 ·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給全球經濟發展帶來巨大衝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4月14日預測,許多國家經濟將在2020年出現負增長,中國和印度則將保持正增長。IMF在4月14日在官網發佈2020年4月《世界經濟展望》報告,稱新冠疫情將嚴重影響全球所有地區的經濟增長,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3% ...

  7. 2017年1月3日 · 印度獨立70周年提甘地 今年是印度獨立運動成功70周年,莫迪重提甘地的非暴力抵抗運動,旨在牽動國民的愛國情懷。本身為印度裔的康乃爾大學經濟學教授Eswar S. Prasad認為,美國候任總統特朗普之所以能當選,是因為他令人民相信,只有他才能為整個結構帶來真正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