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足厥陰肝經穴,歸屬於足厥陰肝經的腧穴。據《針灸甲乙經》和《醫宗金鑒》等書載述,足厥陰肝經所屬穴計有:大敦穴、行間穴、太沖穴、中封穴、蠡溝穴、中都穴、膝穴、曲泉穴、陰包穴、足五里穴、陰廉穴、急脈穴、章門穴、期門穴。共十四穴。 足厥陰肝經一側有14個穴位(左右兩側共28穴

  2. 浮脈,輕觸也感到動彈覺的脈搏。主病:表證由於外感病邪停留於表時,衛氣抗邪,脈氣鼓動於外,故脈位淺顯。 浮而有力為表實;浮而無力為表虛。內傷久病因陰血衰少,陽氣不足,虛陽外浮,脈浮大無力為危證。浮脈的部位表淺、浮在皮膚上,手指輕按即可摸到搏動,重按稍減,但不空泛無力。

  3. 正常胸部X線影像是胸腔內、外各種組織和器官重迭的總合投影。 應熟悉生後前位及側位片上各種影像的正常及變異表現(圖3-1-1),以免誤診為病變。 圖3-1-1 正常胸部側位、後前位片 (一)胸廓 胸廓軟組織及骨骼在胸片上形成的影像,有時可造成誤診,應當認識(圖3-1-2)。

  4. 沖,經穴名。 出《靈樞.本輸》。屬手少陽三焦經。井(金)穴。在手無名指末節尺側,距指甲角0.1寸處。 布有來自尺神經的指掌側固有神經和指掌側固有動、靜脈形成的動、靜脈網。主治昏厥,熱病,頭痛,目赤痛,咽喉腫痛等。 斜刺0.1-0.2寸,或點刺 出血。

  5. 寸、、尺 三部的脈動,分別稱為「寸脈」,「 關脈 」、「尺脈」。. 關於三部脈候 臟腑 的問題,歷代論說頗多,但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即以臨床常用的劃分方法為代表:左手寸脈候心,關脈候肝,尺脈候腎;右手寸脈侯肺,關脈候脾胃,尺脈候 命門 ...

  6. 小管液中的Na + 和細胞內的H + 與管腔膜上的 交換體 結合進行逆向轉運,使小管液中的Na順濃度梯度通過管腔膜進入細胞的同時,將細胞內的H + 分泌到小管液中;進入細胞內的Na + 隨即被基側膜上的Na + 泵泵至細胞間隙而主動重吸收。. 分泌到小管液中的H + 將有 ...

  7. 霉酚酸酯 (Mycophenolate mofetil, MMF)是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 MPA)的酯類衍生物,現通稱嗎替麥考酚酯(商品名:驍悉 CellCept),具有獨特的免疫抑制作用和較高的安全性。 口服吸收迅速,吸收率平均為94.1%。單劑口服後約40min~1h血漿 藥物濃度達高峰,血漿蛋白結合率高達98%,只有少量游離的MP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