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21日 · 袁國勇談及當年觀察太陽黑子和日食時初次接觸「冠狀」一詞,對他而言有特別意義。 他又將研究微生物比喻為觀星,認為做研究時經常面對不明朗或未知因素時,分析病毒和微生物時就如觀星,笑言「天文學會訓練好好」。

  2. 2020年12月14日 · 袁國勇曾在5月接受無綫電視節目訪問表示,即使市面上有新冠肺炎疫苖,他自己不會即時接種,會等待一年時間了解其副作用。 政府日前公布已訂購國產科興及復星藥業與BioNtech研發的兩款疫苗,各有100萬劑明年首季率先供港。

  3. 2020年1月25日 · 袁國勇提到新研究或顯示,2019新型冠狀病毒有高度傳染性,亦有人求診時未必有發燒徵狀,令確診難度增加,他坦言擔心或「沙士」重臨。 按研究分析,新病毒潛伏期約3至6日,袁國勇認為,未來幾日或是最後機會( last window of opportunity),阻截病毒經已染病的內地病人傳入香港。

  4. 2020年8月29日 · 袁國勇總結,本港今年初的第一波疫情,源於內地的輸入病例,單靠邊境的控制和全民戴口罩控制疫情。到3月至5月的第二波疫情,由外國逆向輸入香港,令確診個案突破千宗,因全港市民的高度公民意識,包括全民戴口罩、減少到食肆和娛樂場所,實施在家工作及停課,令疫情受控,「可以說是 ...

  5. 2020年6月13日 · 袁國勇懷疑最新確診的男病人吸入十分細小的病毒微粒,經「空氣傳播」而受感染。 (鄭秋玲攝) 下呼吸道呈陽性惹關注 疑霧化病毒微粒引致 袁國勇表示,新冠病毒可以感染整個呼吸道,一般透過飛沬傳播,因此大多先感染人的上呼吸道,即鼻咽、喉嚨,但今天確診的病人卻未能在上呼吸道找到 ...

  6. 2018年8月28日 · 香港大學醫學院微生物學講座教授袁國勇指出,今次因應器官捐贈者引發事件,感染5位病人患上戊型肝炎,他直言是全球首宗爆發個案。過往外國分別有個案是影響一名及兩名受贈者。他指出,一名29歲女病人於2月27日因急性腦出血死亡,病人家人於翌日決定捐出她的器官,當時她的肝功能為正常。

  7. 2022年9月8日 · 袁國勇亦親自示範過如何正確「撩鼻」及「撩口水」,可能因為撩得太深,令他控制不到表情,照片最後在網上瘋傳。 【5】鴨嘴口罩 2022年初袁國勇到黃大仙豪苑一座視察,期間戴上中間打橫對摺的立體口罩,十分似鴨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