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狄仁傑 (630年—704年), 字 懷英 , 號 德英 ,唐代 并州 陽曲縣 (今 山西省 太原市 小店區。 為 唐朝 、 武周 時的著名 宰相 。 先後舉薦了 張柬之 、 桓彥范 、 敬暉 、 竇懷貞 及 姚崇 等數十位幹練的 官員 ,皆為唐朝 中興 之臣,朝中政風為之一變。 有人對他說:「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狄仁傑回答:「舉賢為國,非為私也。 」任 大理寺丞 時,剛正廉明,執法不阿,以身護法,一年中判決了大量的積壓案件,涉及到一萬七千人,無冤訴者。 狄仁傑曾犯顏直諫,力勸 武則天 續立唐嗣,唐祚得以維繫。 狄仁傑在上承 貞觀之治 、下啟 開元盛世 的武則天時代為國貢獻卓著,他也成為古代名臣幹吏典範。 生平 [ 編輯] 《 晩笑堂竹荘畫傳 》,狄仁傑像.

  2. 狄仁杰 (630年—704年), 字 懷英 , 號 德英 ,唐代 并州 陽曲縣 山西 太原市 小店。 為 唐朝 、 武周 時的著名 宰相 。 先後舉薦了 張柬之 、 桓彥范 、 敬暉 、 竇懷貞 及 姚崇 等數十位幹練的 官員 ,皆為唐朝 中興 之臣,朝中政風為之一變。 有人對他說:「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狄仁傑回答:「舉賢為國,非為私也。 」任 大理寺丞 时,刚正廉明,执法不阿,以身护法,一年中判决了大量的积压案件,涉及到一万七千人,无冤诉者。 狄仁傑曾犯颜直谏,力勸 武則天 續立唐嗣,唐祚得以维系。 狄仁杰在上承 贞观之治 、下启 开元盛世 的武则天时代為國貢獻卓著,他也成为古代名臣干吏典范。 生平. 《 晩笑堂竹荘畫傳 》,狄仁杰像.

  3.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号祁溪,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 唐朝时期政治家、武周宰相。 出生于官宦家庭,幼年开始刻苦攻读,专心致学。

  4. 狄仁傑(630年-700年),字懷英,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唐代武周時期政治家狄仁傑出身於太原狄氏,早年以明經及第,歷任汴州判佐、并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 狄仁傑之四大天王(2018年徐克執導電影)

  5. zh-classical.wikipedia.org › wiki › 狄仁傑狄仁傑 - 維基大典

    狄仁傑,字懷英 太原人唐太宗 貞觀四年生。 舉明經,唐高宗初累遷大理丞,斷久獄萬七千人,時稱平恕。充江南巡撫使。毀吳楚淫祠千七百所,為豫州刺史。救誤論死者二千餘人,所至民愛仰之。

  6. www.wikiwand.com › zh-hk › 狄仁杰狄仁傑 - Wikiwand

    狄仁傑(630年—704年),字懷英,號德英,唐代并州陽曲縣(今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 為唐朝、武周時的著名宰相。 先後舉薦了張柬之、桓彥范、敬暉、竇懷貞及姚崇等數十位幹練的官員,皆為唐朝中興之臣,朝中政風為之一變。

  7. 通天教:出自電影《狄仁傑之通天教主》,散佈鬼怪邪説,吸收於水縣上的清風寨土匪增強武力,利用夢魘花改變容貌替換武則天以此擾亂朝堂政治,被狄仁傑識破後幕後主使通天教主易容成狄仁傑的容貌混入宮中行刺,最後敗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