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0. 汪道涵. 播报 上传视频. 上海市委原书记、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首任会长. 汪道涵(1915年3月27日-2005年12月24日),男,汉族,原名汪导淮,安徽省嘉山县(今明光市)人。 曾就读于 交通大学 [10] [28] 、 光华大学 [9] ,同盟会元老 汪雨相 之子, 中共党员 。 [1] [8] 曾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市长、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会长、 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 委员等重要职务。 1937年考入光华大学,1933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 。 1980年任上海市市长,1987年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1年12月16日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在京成立,汪道涵被推举为会长。 1993年4月27日—29日,与 辜振甫 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 文化大革命 期间汪道涵遭受迫害。 1978年后,历任 对外经济联络部 副部长, 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 、 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 副主任。 1980年后,历任 中共上海市委 书记(当时有第一书记), 上海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代市长、市长。 [2] [1] [5] 1985年,退出领导岗位,改任上海市人民政府顾问、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主任。 1985年12月28日上海市台湾研究会成立汪道涵被推举为上海市台湾研究会名誉会长。 1985年,美国 塔夫茨大学 授予其公共管理学名誉博士称号,以赞扬其在上海市市长任内的政绩。 美国 芝加哥市 也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 [2] [1] 1985年,汪道涵增选为 中顾委 委员;1987年,再度当选为 中顾委 委员。

  3. 汪道涵 (1915年3月27日—2005年12月24日),原名 汪導淮 ,男, 安徽 嘉山 人,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治人物。 [1] 生平 [ 編輯] 1915年,汪道涵生於 安徽省 盱眙縣 (1932年分設 嘉山縣 ,今 明光市 )。 1932年考入 上海 的 交通大學 機械系學習。 1933年1月參加 中國共產黨 領導的革命工作。 1933年3月加入 中國共產黨 ,同年11月底遭 國民政府 軍警逮捕,三個月後被家人保釋出獄,隨後回到家鄉繼續從事革命工作。 [2] [3] 1937年春,復考入 光華大學 (今 華東師範大學 )理學院數理系,插入二年級繼續讀書。 [4] 七七事變 後,汪道涵赴 延安 。

  4. Wang Daohan. 別 名. 導淮. 性 別. 男.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安徽省嘉山縣(今明光市) 出生日期. 1915年3月27日. 逝世日期. 2005年12月24日. 畢業院校. 交通大學. 光華大學. 主要成就. 辜會談. 目錄. 1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加入中共. 建國之後. 辜會談.

  5. 2024年5月6日 · 汪道涵1915年3月27日-2005年12月24日),原名汪导淮出生于安徽明光曾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市长、 中国共产党中央顾问委员会 委员等重要职务。 1937年考入 光华大学 ,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0年任上海市市长,1993年4月27~29日,与 辜振甫 在新加坡举行会谈,为两岸关系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2005年12月24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0岁。 快速导航. 词条图册. 目. 录. 1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加入中共. 建国之后. 汪辜会谈. 上海就职. 因病逝世. 2 主要成就. 3 人物评价. 4 轶事典故. 5 亲属成员. 6 后世纪念. 7 词条图册. 1 人物生平. 编辑. 早年经历. 青年汪道涵 1915年,出生于安徽嘉山县(今明光市)。

  6. 汪道涵是安徽嘉山人。 早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 一九八 年后汪道涵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上海市副市长市长。 是中共十三、十四、十五大代表,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一九八五年汪道涵曾获美国塔夫茨大学授予的公共管理学荣誉博士称号。 汪道涵极爱读书。 尽管时常工作到深夜,他也要从堆满床头的书堆中拿出一册看。 逛书店是他的最大嗜好。 此外,汪道涵还喜欢欣赏外国古典音乐,爱看京剧,下围棋。

  7. 马英九连战宋楚瑜对海协会长汪道涵逝世表示哀悼. 新华网北京12月24日电 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荣誉主席连战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24日获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汪道涵逝世的消息后分别表示哀悼并对汪道涵的家属表达深切慰问据台湾媒体报道马英九推崇汪道涵在两岸关系上扮演了重要角色马英九说:“‘辜汪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 ”他表示,国民党将考虑派代表参加汪道涵的告别式。 连战对汪道涵逝世表示深切哀悼,希望家属节哀。 他回忆了今年访问大陆时与汪道涵先生的会面,并称赞汪道涵出任海协会长后对两岸关系发展作出的贡献。 连战指出,汪道涵先生在处理两岸问题上表现出来的风范、理性与气度,是后人的典范。 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向汪道涵的家属表达“深沉的慰问”。 (完)

  8. 文化大革命 期间汪道涵遭受迫害。 1978年后,历任 对外经济联络部 副部长, 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 、 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 副主任。 1980年后,历任 中共上海市委 书记(当时有第一书记), 上海市人民政府 副市长、代市长、市长。 [2] [1] [5] 1985年,退出领导岗位,改任上海市人民政府顾问、国务院上海经济区规划办公室主任。 1985年12月28日上海市台湾研究会成立汪道涵被推举为上海市台湾研究会名誉会长。 1985年,美国 塔夫茨大学 授予其公共管理学名誉博士称号,以赞扬其在上海市市长任内的政绩。 美国 芝加哥市 也授予他荣誉市民称号。 [2] [1] 1985年,汪道涵增选为 中顾委 委员;1987年,再度当选为 中顾委 委员。

  9. 2020年12月24日 · 汪道涵終其一生還是沒能到台灣。 他是以76歲高齡出任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主席,與台灣辜振甫的1993年「汪辜會談」意義深遠。 「心靈契合」可望而不可及. 記得,我好友、前《人民日報》副總編輯周瑞金曾對我說過:「歷史常給人『萬事天定,人生如寄』的感慨。 兩岸『汪辜會談』的兩位主角和好友,一個在年頭(1月3日),一個在年尾(12月24日),相繼駕鶴西行;辜振甫的農曆忌日為甲申年十一月廿三,汪老恰好是辜老忌日周年的翌日,即乙酉年十一月廿四。

  10. 2020年11月9日 · 年届65岁的汪道涵在市委领导下攻坚克难积极探索上海的改革与开放之路他主持制定了两个决定上海未来的战略性决策——《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关于上海经济发展战略的汇报提纲》,提出了浦东开发和申办世博会等重要主张1981年春汪道涵主持召开建国以来上海市第一次城市规划工作会议根据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城市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上海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就在此次会议上,他首次提出要有计划地发展浦东地区。 两年之后,确定了浦东发展的总体目标,即恢复上海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和功能,建成一个“开放型、多功能、现代化”的世界一流新市区。 1985年,上海市委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上报中共中央、国务院。 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规划方案。 自此,浦东开发被纳入上海发展的蓝图。

  1. 相關搜尋

    辜振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