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市區重建局市建局)今日(2024年5月24日)表示,政府於2021年夥拍市建局推出的「樓宇排水系統維修資助計劃」(計劃),將於2024年5月31日後結束。

  2. 市建局重新整合各項樓宇復修資助計劃,以一站式概念,推出「樓宇復修綜合支援計劃」,旨在讓有需要的業主更容易申請及獲得各項樓宇復修資助及支援。

  3. 九龍汝州西街 777 – 783 號地下 B 室. (查詢表格: https://www.brplatform.org.hk/tc/contact-us) 電話號碼. : 3188 1188. 圖文傳真. : 2588 2542. 辦公時間.

  4. 市區重建局 (簡稱: 市建局 ;英語: Urban Renewal Authority )是 香港 專門負責處理樓宇重建及復修的 法定機構 ,前身為於1988年成立的 土地發展公司 。 鑑於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希望加快 市區 重建 ,於2001年通過《市區重建局條例》及成立市區重建局,職責包括加速舊區重建、促進復修樓齡較高樓宇、修葺保育具有歷史或者建築價值的樓宇,並且透過改善舊區的環境促進經濟發展。 架構 [ 編輯] 委員會 [ 編輯] 設有多個委員會處理居民的安置及補償、重建規劃及文物保護等事務。 董事會主席. 劉華森 , GBS , JP (2001年5月1日至2005年4月30日) 鄭維新 (2005年5月1日至2007年4月30日)

  5. 2021年11月19日 · 市建局在2001年成立,取代了之前的土地發展公司,負責執行政府的《市區重建策略》,目標是採用更全面綜合的方式,藉着重建、復修、保存文物古蹟等多元手段,加快更新舊區面貌,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 雖然市建局早年的工作取得相當成效,但亦引起一些爭議,例如有市民認為社區參與度不足、過於偏重重建發展等,同時公眾對文物保育、保存社區網絡,以及樓宇維修及復修方面的價值觀及訴求相比過去都有明顯的改變。 因此,我在2008年擔任發展局局長期間,就提出了全面檢討《市區重建策略》。 我們當時以超過兩年的時間,以最開放的態度與民共議,最終在2011年公布新的《市區重建策略》,除涉及市建局的功能外,亦引入了需求主導、樓換樓、地區為本等相對嶄新概念,某程度上為市建局日後的工作掃除了一些障礙和爭取更大的社會支持。

  6. 2021年6月16日 · 市區重建局獲政府批淮新一份業務綱領,未來五年料可提供約1.8萬個住宅單位,當中包括兩個首置項目共2260夥,其中市建局與香港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合作的大坑西新邨重建項目,最快今年第三季向城規會提交更新規劃籃圖,料可提供3300夥,包括2000個首置單位,預料2028年落成,最快2026年預售;煥然懿居二期約260個首置單位,預料2023年預售。 \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 1965年落成的石峽尾大坑西邨重建計劃討論多年,市建局於今年三月與平民屋宇公司簽訂合作備忘錄,正式落實重建。 市建局主席周松崗昨日在傳媒敘會上透露,市建局正就項目總綱發展籃圖,包括樓宇布局、單位數目、增設社區設施等進行詳細規劃設計,最快第三季提交城規會審批。 大坑西重建2026預售.

  7. 市建一站通」資源中心是二零一一年二月公布的《市區重建策略》的一項新猷。 目的是為業主提供有關市區更新的一站式服務,包括資訊、諮詢服務,以及各項相關的協助。

  8. 3 天前 · 香港中通社6月2日電 香港市區重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2日在網誌表示,市建局團隊現正籌辦“藝術城蹤遊”活動,設計了歷史、美食和藝術三條主題導賞路線,預計今年10月推出,舉辦約40個導賞團供超過500名市民及遊客免費參加。

  9. 3 天前 ·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今日(2日)發表網誌指,預計10月會推出三條以中上環作為試點的「城蹤遊」路線,舉辦約40個導賞團供超過500名市民及遊客參加;三條路線分別涵蓋歷史與建築、飲食與社區風貌,以及藝術文化,並由當區街坊組成導賞團,讓市民遊客免費參加。

  10. 3 天前 · 市建局最快10月推出中、上環「城蹤遊」,舉辦40個導賞團,讓逾500名市民和遊客免費參加,亦正招募導賞員。 市建局行政總監韋志成在網誌透露,導賞團將分為三條路線,各有不同主題,分別是「歷史與建築」、「飲食與社區風貌」,以及「藝術文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