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15日 · 2021-10-15 2521. 黃霑早在1981年就向自己的母校香港大學提交了名為粵劇問題探討的論文, 並獲得了碩士學位。 及至晚年霑叔仍潛心向學堅持去港大旁聽博士課程歷時五年終于完成了自己的博士論文。 這篇論文的全名為《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 粵語流行曲之父之稱的黃霑, 不僅一生創作了2000餘首流行歌曲, 其一生的命運也剛好和香港流行曲的命數同步。 對于這一課題的研究, 黃霑無疑是最佳人選。 不過, 在2003年當黃霑把論文提交給港大後, 竟被港大封存了起來, 沒有公佈, 也無人敢看。 公認的一種說法是, 在這個課題上, 沒有人有資格可以當黃霑的導師。 以致于, 黃霑生前並都沒有獲得博士學位。

  2. 資深粵語詞人黃霑在他的博士論文中明確指出,1997 年是香港粵語流行曲時代的終結。 那一年,也是香港主權移交中國的一年(黃霑 2003)。 這種說法亦得到數據的支持— 1995 年,粵語流行音樂銷售額為港幣 18 億 5,300 萬;三年後的 1998 年,已經降到 9 億 1,600萬(黃霑 2003: 169)。 一般認為,經濟不景氣、過度商業化以及免費音樂共享技術的發展,導致了香港流行音樂的消亡。 2003 年,香港兩位本土巨星張國榮和梅艷芳相繼離世,恰似為香港流行音樂敲響了喪鐘。 在大中華範圍內,香港的市場和明星正在萎縮,這是事實。 然而,無論這種說法多有說服力,我們還是試圖提出異議,試圖抽絲剝繭,對它做出補充。 本書是從不同方面解讀流行音樂,特別是香港流行音樂的結集。

  3. 2006年7月3日 · 前幾天逛維基看到黃霑的條目裡有提到他的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就想找來看很幸運在網上就找到了是港大的線上論文網站。 看完再來講感想。 http://sunzi1.lib.hku.hk/hkuto/record

  4. 黃霑 (黃湛森) 博士學位論文 (下載連結) 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 (1949-1997) The rise and decline of cantopop: a study of Hong Kong popular music (1949-1997) Wong, Jum-sum, James.黃湛森,2003。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 The HKU Scholars Hub 香港大學學術庫. http://hub.hku.hk/handle/10722/31835. http://hub.hku.hk/bitstream/10722/31835/5/Abstract.pdf.

  5. 黃霑博士閱讀過的書都佈滿了眉批。. 1997年開始攻讀博士學位之後他經常到香港大學有關學系聽課閱讀大量與流行音樂有關的音樂社會學哲學論著還訪問有關人士搜集大量資料來撰寫他的博士論文。. 他的準備工作已到了無微不至的地步。. 從 ...

  6. 1996年他註冊報名博士學位之後接觸較頻繁那是由於討論他的博士論文寫作的關係黃霑是位嚴肅的學者他喜愛閱讀並勤做筆記閱讀過的書都佈滿了眉批在撰寫博士論文過程中他經常到香港大學有關學系聽課流行文化與社會》、《論文寫作

  7. 2016年12月13日 · 作為香港大學中文系的畢業生黃霑本科碩士博士三個重要階段的論文均貫穿了音樂方面的研究並成為我們審視黃霑音樂創作的一個切口縱觀黃霑三個階段的學習與研究歷程可以發現對音樂的探索成為延續其一生的思考說到黃霑對音樂研究的貢獻大眾津津樂道的是其二 三年五月發表的哲學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一九四九一九九七)》。 然而,回望黃霑學術研究所秉承的脈絡,則可發現一九六三年黃霑的本科畢業論文《姜白石詞研究》便確立了音樂這一研究線索。 既是詞人又為音樂家的姜夔,其詞精於琢煉字句,尤其以精美的音韻聲律為人們所嘆賞。 姜夔擅於「自度曲」,對審音協律格外重視,使其詞作音律諧美。

  8. 校外考試委員會則認為整篇論文「資料基礎厚實歷史分期合理立論鮮明深入行文暢達獨具個性 [138] 黃霑晚年患癌2003年5月寫成博士論文2003年9月獲得博士學位三件事在當時並不為人知直至2004年11月死亡其論文爆紅,[139] 香港大學開放

  9. 黃霑2003年在港大的哲學博士學位論文全文霑叔結合自己親歷的整整半個世紀的歷史盡述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現在看來霑叔為文時決不是僅作為學位論文而是對整個香港樂壇的思考和回復乃是為給後人留下印記近年粤語流行曲面對很大的挑戰在數位歌星及音樂創作人離世後彷彿更 加失去重心黃霑遺留下來的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 -1997)》,提出粤語流行曲在歷史的洪流中,失去了影響力,慢慢在本土的普及文化中消失,結論教人惋惜。 無論黃霑的論文結論正確與否,它留下一 個問號供我們反思——粤語流行曲與我們何干? 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的创作者 · · · · · ·. 黄霑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10. 2021年7月7日 · 黃霑的博士研究寫香港流行音樂論文的範圍由香港戰後講到回歸內文超過十萬字他自己承認寫得最好的不是今期流行而是昨日風光。 寫作期間,他曾經對我說,因研究所需,他要到廣播道上訪問四大天王的少年粉絲,了解他們的追星心得。 他覺得十分痛苦。 如果可以他寧願到尖沙咀探訪菲籍音樂人跟他們月旦戰後初年夜總會內老牌樂手的彈琴絕技。 因為這些絕技確實厲害。 更因為他知道世事有因有果。 沒有之前的尖沙咀,就沒有之後的廣播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