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17日 · 2003 年,香港出了兩個「香港的女兒」,一個是在沙士疫情中殉職的醫生謝婉雯,另一個是梅艷芳。. 為何在 2003 這一年,香港人突然渴望「香港的女兒」?. 作為一個藝人,梅艷芳的人生何以緊扣一種香港精神與香港論述,進而代表香港?. 謝婉雯固然 ...

  2. 2021年4月30日 · 正是梅豔芳的果敢操持,才有今天《胭脂扣》雙星的完美輝映。. 他們倆,之於上個世紀末八九十年代的香港,只有「傳奇」二字能夠形容。. 或者已經成為傳說,就像八十年代樂隊 Raidas 的《傳說》(林夕填詞)所唱:「重合劍釵修補破鏡,只有寄情 ...

  3. 2015年10月30日 · 最新文章. 陳慧敏. 編譯/陳慧敏. 活躍於 1920 年代的丹麥畫家埃恩納(Einar Wegener),在同為畫家的妻子葛雷塔(Gerda Gottlieb)慫恿下,穿上絲襪、芥末黃淑女鞋和白色洋裝,暫替缺席的女模特兒,著女裝的剎那,內在的女性甦醒,於 1930 年勇敢接受剛起步的性別重建手術,蛻變成女體的莉莉(Lili Elbe)。 這段被遺忘的歷史,將以《 丹麥女孩 》之名搬上大螢幕。 電影改編自同名小說,由《王者之聲》的導演霍伯(Tom Hooper)執導,甫以《愛的萬物論》拿下奧斯卡影帝的英國演員艾迪‧瑞德曼(Eddie Redmayne)和女星薇坎德(Alicia Vikander)擔綱,詮釋世界第一位變性人的生命故事,電影將於 2016 年初在臺灣上映。

  4. 2016年7月11日 · 《 梅岡城故事 》裡有身為律師的小女孩絲考特父親阿提克斯這樣的少數良心,為一黑人冤案奔走,而《 呼蘭河傳 》裡的所有人卻以看熱鬧、不關痛癢的方式眼睜睜地讓虐待媳婦等等慘劇發生。 同樣有著「集體獵巫」的情節,卻因為故事中出現了那個深受煎熬、攻訐,挺身而出的少數人而有了不同的溫度。 《 梅岡城故事 》是熱的,《 呼蘭河傳 》很冷,而且如其漫長的冬季一樣讓人的心結凍。 記得在 IC 之音「經典也青春」節目中和佳嫻聊《 呼蘭河傳 》時,她特別提起小女孩那位深受地方人士愛戴的祖父對於身邊發生的「惡」是看得一清二楚的,但是他也只是看著,什麼都不做,連帶地,小女孩對於周遭一連串的悲慘事件,也只是覺得一切就是這樣,生在這塊土地的人,面對折磨,一向逆來順受、知命認命,人生本來就是如此,樂少苦多。

  5. 2019年8月22日 · 觀念傳統的梅格,便是以奧爾柯特的妹妹安娜做為參考對象,她曾在日記中提及自己的心願,並視婚姻為脫離貧困的唯一出路。 奔放不羈、渴望打破傳統女性束縛的喬,則是奧爾柯特自己的翻版。 她因猩紅熱 22 歲便過世的妹妹伊莉莎白,則和四姐妹中的貝絲相同。 而書中最年幼的艾美,則是以她在波士頓學習、旅居歐洲,並曾在 1877 年舉辦畫展的妹妹梅做為參考範本。 奧爾柯特以驚人速度撰寫《小婦人》 就如同讀者欲罷不能地翻閱書頁,露意莎.奧爾柯特也已經驚人速度撰寫該書,也許是因為她對於當中主角、所寫內容瞭如指掌,自下筆寫第一章起,短短十週便完稿交付出版社,四個月後《 小婦人 》便已上架販售。 《小婦人》原本分為兩冊出版.

  6. 2016年6月20日 · 去不了百老匯,至少還有原著可以配音樂──21部改編成音樂劇的經典作品大集合. 日前,本屆東尼獎揭曉,融合饒舌、嘻哈、節奏藍調,講述美國國父之一的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生平的同名紐約百老匯音樂劇《漢密爾頓》,不出所料,共獲得 11 項 ...

  7. 2015年3月4日 · 文/楊念穎. 《莎菲女士的日記》寫於 1928 年初,作者丁玲以日記體和第一人稱的口吻,塑造了一位個性鮮明的女大學生莎菲。. 莎菲在五四新思潮的洗禮下,向自我發出呼喊,她要藉由追求理想愛情以試圖掙脫和衝破傳統文化的束縛。. 「我斷定,假使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