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死水(聞一多創作詩歌)作品原文,詞句注釋,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後世影響,作者簡介, 在這幾節詩中,詩人以豐富的想像、形象的比喻、鮮明的色彩描寫以及譏諷的筆觸,逐步深入地寫出了扔進破銅爛鐵、潑入剩菜殘羹後死水的進一步變化。

  2. 聞一多新詩具強烈民族意識,流露出濃厚的愛國感情,從超現實而充滿浪漫氣息的生活中,轉到滿腔熱血,全部奉獻給他所忠於的事業。 新月派作家中,只有聞一多才顯出強烈而迫切的愛國精神和正義感。 聞一多早期詩歌多屬自由體,後期詩歌形式整齊。他較早提出新詩的格律問題。

  3. 《也許》是聞一多於1926年秋天寫給女兒立瑛的一首葬歌,最早發表在1926年7月2日的《京報副刊》上,出自詩集《死水》,原詩題為《也許(為一個苦命的夭折的少女而作)》。 全詩主要講述了女兒的突然夭折,讓聞一多始終不能相信這是個事實,即使在女兒下葬之後,也仍然覺得女兒只是進入了一 ...

  4. 2021年9月24日 · 聞一多《也許》一詩的描寫對象是誰?(1分)作者對這個描寫對象抒發了什麼感情?(4分)試舉例說明。我見不妙,曾去信考評局,約略指出這詩哀悼的並沒有特定的對象,但肯定不是聞氏女兒立瑛,簡而言之,聞詩發表於1925年3月27日的《清華周刊‧文藝增刊》九期,原題為《薤露詞 為一個苦命的夭折 ...

  5. 聞一多新詩具強烈民族意識,流露出濃厚的愛國感情,從超現實而充滿浪漫氣息的生活中,轉到滿腔熱血,全部奉獻給他所忠於的事業。 新月派作家中,只有聞一多才顯出強烈而迫切的愛國精神和正義感。 聞一多早期詩歌多屬自由體,後期詩歌形式整齊。他較早提出新詩的格律問題。

  6. 1925年5月,聞一多提前結束了留學生活,啓程回國。然而,剛剛踏上祖國土地的聞一多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迎接他的是五卅慘案的斑斑血跡。被失望乃至絕望籠罩着的聞一多憤然北上,將《七子之歌》等幾首愛國之作投稿給《現代評論》首次發表。

  7. 聞一多新詩具強烈民族意識,流露出濃厚的愛國感情,從超現實而充滿浪漫氣息的生活中,轉到滿腔熱血,全部奉獻給他所忠於的事業。 新月派作家中,只有聞一多才顯出強烈而迫切的愛國精神和正義感。 聞一多早期詩歌多屬自由體,後期詩歌形式整齊。他較早提出新詩的格律問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