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馬力(英語:Ma Lik),GBS,JP(1952年2月23日—20078月8日),祖籍福建廈門,生於廣州,生前擔任香港立法會議員、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民建聯主席。 馬力畢業於培僑中學小學部[1]、培僑中學[1]、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聯合書院,1978 ...

  2. 馬力在20075月15日和香港傳媒茶敘時有關六四天安門事件的言論引起社會較大迴響。 他認為有香港中學教師教授中國歷史時用「屠城」來形容六四是不合理,因為若是「屠城」,「柴玲肯定最先被殺。 當晚那四個人(學運領袖柴玲、封從德、侯德建和吾爾開希)都可以慢慢地離開。

  3. 馬力在20075月15日和香港傳媒茶敘時有關六四天安門事件的言論引起社會較大迴響。 他認為有香港中學教師教授中國歷史時用「屠城」來形容六四是不合理,因為若是「屠城」,「柴玲肯定最先被殺。 當晚那四個人(學運領袖柴玲、封從德、侯德建和吾爾開希)都可以慢慢地離開。

  4. 2024年2月6日 · 维基 社群 方针与指引 互助客栈 知识问答 字词转换 IRC即时聊天 联络我们 关于维基百科 语言 语言链接位于页面顶部,标题的另一侧。 搜索 搜索 创建账号 ...

  5. 馬力在20075月15日和香港傳媒茶敘時有關六四天安門事件的言論引起社會較大迴響。 他認為有香港中學教師教授中國歷史時用「屠城」來形容六四是不合理,因為若是「屠城」,「柴玲肯定最先被殺。 當晚那四個人(學運領袖柴玲、封從德、侯德建和吾爾開希)都可以慢慢地離開。

  6. 2023年10月23日 · 語言連結位於頁面頂端,標題的另一側。

  7. 馬力在20075月15日和香港傳媒茶敘時有關六四天安門事件的言論引起社會較大迴響。 他認為有香港中學教師教授中國歷史時用「屠城」來形容六四是不合理,因為若是「屠城」,「柴玲肯定最先被殺。 當晚那四個人(學運領袖柴玲、封從德、侯德建和吾爾開希)都可以慢慢地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