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一行禪師 法字 為「逢春」(Phùng Xuân)。 法號 則為弟子及公眾尊稱,「一行」(Nhất Hạnh)為禪師法號。 [9] 一行禪師常被學生稱為「偨」(thầy),為越南 固有詞 對男性上位者的敬稱,又有稱為「偨一行」(Thầy Nhất Hạnh)。 越南佛教大乘傳承的僧眾都能用「thầy」此敬語。 越南佛教男出家眾會被尊稱為 thầy tu 意指「僧侶」,而女出家眾會被尊稱為「 師姑 」(sư cô)或「師婆」(sư bà)。 在梅村網站的越南語版本裡,禪師被稱為「禪師一行」 (Thiền Sư Nhất Hạnh) 。 [10] 生平. 慈孝寺佛堂. 越南臨濟宗第四十二代法嗣.

  2. 2022年5月20日 · 95歲的一行禪師Thich Nhat Hanh於2022年年初於越南圓寂但他的舉世觸目的吸引力卻不滅無論你的信仰是甚麼在疫情所籠罩的焦慮抑鬱之下一行禪師所推崇到西方世界的正念修習絕對帶給不少人內心的平靜其中就有奇異博士Benedict Cumberbatch他不但極力推介關於一行禪師修習電影與正念同行》,更主動擔任這部電影的旁白。 而在在越戰期間,一行禪師因為被迫流亡法國,所以他除了法文之外,更精讀了中文、梵文、巴利文和英文,他的著作有上百本書左右,當中以《正念的奇跡》、《怎麼愛》、《怎麼看》、《怎麼鬆》等等的隨身書最為人熟悉。 以下的10句經典語錄,除了可以令你開悟人生,更可以令你放下執着,當下自在。

  3. 一行 禪師( 越南語 : Thích Nhất Hạnh ,1926年10月11日—2022年1月22日 [4] ),俗名 阮春寶 ( 越南語 : Nguyễn Xuân Bảo ),出生於 越南 中部的 承天順化省 ,越南臨濟宗 (Lâm Tế tông)第四十二代、越南臨濟宗 了觀禪派 第八代傳燈。. 他是國際現代著名的佛教 ...

  4. 一行禪師答問,2012年 7月 24日梅村 (環節中的第四個問題);一行禪師著作 《Call Me By My True Names: The Collected Poems of Thich Nhat Hanh》(1999) 103-115頁。 他在慈孝寺的年月是質樸、簡單的。一行禪師《My Master’s Robe》 (2002)。沒有電和

  5. 一行禪師. 作為一位學者老師及和平行動者一行禪師於1960年代初在西貢創辦了萬行佛教大學貝葉出版社和一本具影響力和平運動雜誌1966年他在佛教傳統菩薩戒的基礎上成立了相即共修團”。 1966年5月1日一行禪師於慈孝寺從真實禪師接受傳燈成為臨濟法脈的第四十二代傳人。 流亡海外. 馬丁·路德·金:「他是一位和平與非暴力使者」 在法國建立梅村. 早期的梅村. 一行禪師在梅村上村靜水禪堂為兒童作開示. 禪師的書法禪, 2013. 2013年9月於世界銀行. 有關一行禪師人生故事的著作. 活在此時此刻. 師父的僧袍. 芬芳貝葉. 了解更多. 來自一行禪師的信. 訪問一行禪師. 一行禪師的關鍵教導. 保持聯絡! 如果你想收到梅村全年的最新資訊、分享和禪營活動一覽,請在此訂閱梅村通訊。

  6. 一行禪師出版了超過100本越文及英文著作包括經典禪修和入世佛教要旨詩集兒童故事書及佛教經論闡釋其中翻譯為中文的著作超過50本這些作品展現了禪師的人生故事學術成就心靈歷程與詩人的情懷

  7. 一行禪師是一位全球精神導師、詩人、和平活動家,因其強有力的教導和有關正念與和平的著作受到全世界的尊敬。 馬丁・路德・金提名他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時,稱其為「和平與非暴力使者」。

  8. 2023年1月30日 · 一行禪師說:「練習深觀一棵樹樹上每顆果實的果核裡包含樹的過去生世也有果核無限的來世核中早已具足智慧它知道如何去成為一棵樹長出枝葉花朵和果實它不能獨立完成這個成長的因緣必須承繼先前世代的經驗一行禪師曾在母親過世後經歷一段悲傷的日子。 某日夜晚,他夢見與母親坐在一起開心談天,母親清晰的面容年輕美麗,彷彿她從未亡故,禪師突然醒來,強烈地感覺到母親仍然存在,那晚深夜,他意識到:「原來喪母是一個概念,母親永遠活在自己身體裏。 那刻起,喪母的想法不再生起,只須看看雙手,感受拂面的輕風和腳下的大地,便能憶起母親永遠與自己同在,從未離開。 省思死亡 活在當下. 一行禪師認為,處在恐懼,就無法真切地活在當下,但面對自己或他人彌留將死的時刻,難免悲傷害怕而不忍直視。

  9. 2022年1月24日 · 一行禪師 (1926 - 2022): 生命即當下 - 佛門網 - 香港佛教網站 . FacebookTwitterYoutubeInstagram. 訂閱通訊. 简体. Search. 主頁. 明覺專稿. 聞法趣入. 思惟諸法. 修行處處. 文化薈萃. 人間關懷. 和敬社會. 素善人生. 明覺長文. 明覺電子季刊. 作者搜尋. 時事脈搏. 專題網站. 香港佛教歷史文化研究計劃. 諸佛菩薩. 明覺學佛. 觀音專輯. 淨土專輯. veggie365. 活好身心靈. 拾方視角. 拾方藝廊. 藝術當下. Channel B. 活動消息. 佛門淘寶. 十方影音. 精彩音頻. 動感影頻. 護持我們. 每月護持. 單次捐款. 關於我們. 宗旨.

  10. 2017年2月6日 · 一行禪師教我們怎麼吃」:為甚麼正念地吃可以為世界帶來改變? 文: 山戈. 2017-02-06. 不要將餐前念誦變成例行公事,最重要的是在整個用餐過程盡量實踐,練習正念進食(圖:梅村)。 「吃」無疑是維持色身的一項重要條件。 正因為「吃」每天都發生,很多人沒有細想吃和修行的關係。 一行禪師可沒忽略它而且把吃和正念緊緊聯繫起來。 怎樣藉著吃來培養正念呢? 或許可以由禪師新書《怎麼吃》裏一個小故事說起。 有一次,禪師問一些小朋友:「吃早餐的目的是甚麼? 」其中一個答:「為了得到一天所需的能量。 」另一個則答:「吃早餐的目的就是吃早餐。 」禪師覺得後者的答案比較能打動他。 據禪師的看法,我們要清楚認識自己吃東西的目的,有時候吃東西只是為了忘掉憂愁煩惱、壓抑恐懼和憤怒等負面能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