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者有其计划(简称居屋计划;英语:Home Ownership Scheme)由前香港总督麦理浩爵士于1970年代所推行,原意是为一些收入不足以购买私人楼宇,又不合资格(或不愿意)入住公的市民提供另一种选择。此计划内兴建的苑称为者有其屋屋苑,通称居屋。

  2. 香港公共邨(音:cūn,亦作“村”,“邨”乃“村”的异体字),简称公。是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香港房屋协会兴建的公共房屋,惟以前者占大多数,本文亦针对由香港房屋委员会或其前身兴建的公。香港约有三分一居民、即200多万人居于房委会的67万个,及房协的15万个出租公单位。

  3. 崇林世,位于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镇隆镇大光村,始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是叶氏三世祖叶文昭所建,是粤东地区现存最大的一座围。崇林世,是典型的客家方形围,坐西南朝东北,平面呈回字形布局,总面阔128米,总进深约130米,占地面积约16640平方米,从外至内共由池塘、禾场、首 ...

  4. 在 香港 是指 非法 占地而建的临时居所,其建筑通常相当简陋,大多以铁皮及 木板 等搭建而成,所以又俗称铁皮、木屋。. 寮在1940年代末的香港开始增多。. 原因不只是原有的房屋在 战时 大多受到破坏,更重要的是其后 中国大陆 爆发 国共内战 ,使 ...

  5. 宁庆世,是典型客家围,为新吓梁氏宗祠,地处广深铁路旁,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东晓街道草埔东社区新吓村,为罗湖区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宁庆世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五进格局,前后高墙耸立,两边横各有四五十米,形成一个方形围墙体以砂 ...

  6. (英语:Shophouse),香港称为下铺上,是常见于华南地区及东南亚的乡土建筑,多为两至三层高,一楼作店铺使用,二三楼为民。店铺前设有骑楼,此设计有利通风及避雨。东南亚不少店,碍于税务及结构规限,都为窄长设计,当地的骑楼因为法例规定为5英尺(1.5米)阔,名为五脚基。

  7. ,法律上称为小型屋宇,是香港新界原居民中的男性后人(即“丁”)获准兴建的房屋。1967年六七暴动后,及1970年代政府计划发展新界,为了得到新界原居民的支持,当时的香港政府于1972年12月实施的“小型屋宇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