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根據《僱員補償條例》及《肺塵埃沉着病及間皮瘤(補償)條例》(《肺塵病條例》),工傷僱員及訂明職業病患者如因工傷或訂明職業病接受醫治,可索還實際已支付的醫療費,但不可超過這兩條條例訂明的最高每天限額。. 立法會於2018年2月1日通過兩項決議 ...

  2. 2023年2月10日 · 勞保的工傷醫療費用保障範圍及賠償金額. 勞工保險的保障範圍包括僱員因工作時遇上 意外傷亡 帶來的醫療費用、殯殮費,以及死亡、永久或暫時喪失工作能力補償等,當中較常見的工傷醫療費用最高賠償金額如下 1 : 每日 住院治療 :300港元. 每日非住院治療:300港元. 每日進行住院及非住院治療:370港元. 勞保最低投保金額. 以每宗事故計算,勞保的最低投保金額為 1 : 延伸閱讀. 【Claim保險】索償有技巧? 程序及常見問題一覽. 瀏覽FWD網上保險平台. 申請勞工保險索償的注意事項. 僱主. 當僱主收到僱員受僱期間,因意外而導致受傷或身故的通知後,必須在意外發生後14日內通知勞工處(死亡個案須於7天內呈報),並遞交已簽署及填妥的表格2 / 2B / 2A.

  3. 一般情況下,你須: 支付按期付款(即工傷病假錢),款額為僱員遭遇意外時的每月收入與暫時喪失工作能力期間每月收入差額的五分四; 於僱員提交醫療費收據後21天內發還有關的醫療費;以及. 於勞工處簽發「補償評估證明書」(表格5)後21天內支付該證明書上列明的補償款額。 與此同時,你可以: 要求僱員接受由指名的註冊醫生、註冊中醫或註冊牙醫進行的身體檢查; 對懷疑個案作初步調查,及聯絡保險公司跟進個案; 制定處理僱員工傷個案指引,以協助處理個案及根據法例依時支付工傷病假錢及工傷補償。 要了解更多僱主在《僱員補償條例》下須履行的責任,可瀏覽以下連結。 《僱員補償條例》(香港法例第282章)概覽 僱員補償條例簡介(pdf 檔案) 《僱員補償條例》疑問解答. 指定表格及填表須知:

  4. 該條例的主要條文包括 : 適用範圍 僱員因工及在僱用期間遭遇意外而致受傷,或患上《僱員補償條例》所指定的職業病,僱主有責任支付補.

  5. 根據《僱員補償條例》( 下稱《 條例》),僱員若在受僱工作期間因工遭遇意外以致受傷,即使僱員在意外發生時可能犯錯或疏忽,僱主在一般情況下仍須負起《 條例》下的補償責任。. 此外《條例》的附表2列明受《條例》保障的職業病及各類職業病的訂明期間 ...

  6. 醫療費. 如僱主沒有向僱員提供足夠的免費醫治,僱主須支付僱員在工傷期間因醫治而招致的醫療費(包括診金、外科收費或療法收費、護理、入住醫院、藥物、治療物品及藥用敷料的費用等)。 條例涵蓋的醫治類別包括註冊醫生、註冊中醫、註冊牙醫、註冊物理治療師、註冊職業治療師或註冊脊醫給予或在他們監督下給予的醫治。 僱主須支付的醫療費的最高金額如下: #於 2018 年 2 月 9 日以前接受的醫治,僱主須支付的醫療費的最高金額如下: 對僱員每天身為醫院住院病人進行醫治的費用為 $200; 對僱員每天身為非醫院住院病人進行醫治的費用為 $200; 對僱員在同㇐天身為醫院住院病人及非醫院住院病人進行醫治的費用為 $280。 義製人體器官及外科器具的費用.

  7. 2021年3月19日 · 勞工處今日(三月十九日)公布,由本年四月十五日起,因工受傷或患上《僱員補償條例》訂明的職業病的僱員或已故僱員的家屬;罹患肺塵埃沉着病或間皮瘤的人士或因該等病死亡人士的家屬;以及罹患職業性失聰的人士可獲得的補償金額將獲調高。. 立法會 ...

  8. 2018年2月1日 · 立法會今日(二月一日)通過兩項決議,將《僱員補償條例》及《肺塵埃沉着病及間皮瘤(補償)條例》(《肺塵病條例》)所規定的住院或門診治療的可索還醫療費最高每天限額由200元上調至300元,而同一天接受住院及門診治療的可索還醫療費最高每天

  9. 2018年2月1日 · 工傷醫療費每日索償上限調高. 立法會今日通過兩項決議,下周五起調高工傷僱員、職業病患者可索還醫療費每日最高限額,為僱員提供更高的醫療費保障。. 根據決議,《僱員補償條例》及《肺塵埃沉着病及間皮瘤(補償)條例》所規定的住院或門診治療的可 ...

  10. 2020年11月9日 · 根據《僱員補償條例》第40條,不論合約期或工作時數長短、全職或兼職,所有僱主必須投購僱員補償保險,以承擔僱主在法律(包括普通法)之下的責任,否則不得僱用僱員從事任何工作。 勞保是保障僱員因工意外受傷,甚至死亡,或患上《僱員補償條例》所指定的職業病時,僱主有能力履行責任支付補償。 工傷主要分為2大類: 一次性意外,如工作時跌傷. 勞損,如因不斷重複同一動作導致身體受傷. 更多職業病資料可參考勞工處《僱員補償條例簡介》附表2。 值得注意是,即使意外是因僱員犯錯或疏忽引致,僱主在一般情況下仍須負起本條例下的補償責任。 另外,由香港僱主在本港僱用,而在外地工作時因工受傷的僱員,同樣受到保障。 返工途中不一定有得保. 至於返工途中是否受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