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對接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專班於2024年2月7日在香港舉行第四次會議。 有關會議的新聞公報載於 此 。 政府於2024年2月2日公布新田科技城土地用途建議的公眾參與活動報告及經修訂的建議發展大綱圖,新田科技城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亦於當日起供公眾查閱。

  2. www.nm.gov.hk › tc › northern-metropolis北部都會區

    北部都會區是未來房屋土地供應的其中一個主要來源,集優質生活、產業發展和文化休閒於一體,推動更佳的職住平衡和綠色生活。 北部都會區靠近深圳發展動力最強的都市核心區和創科產業基地,並擁有七個口岸,可以成為香港與其他大灣區城市合作的重要平台。 整個北部都會區將發展為一個最終能容納約250萬居住人口和提供約65萬個工作職位的都會區。 基本資料. 北部都會區覆蓋元朗區和北區,包括天水圍、元朗及粉嶺/上水等新市鎮、多個處於不同規劃及建設階段的新發展區、以及其相鄰地區,面積約3萬公頃,約為香港總面積的三分之一。 元朗區及北區現時居住人口約98萬及工作職位約13萬4千個。 政府正積極推展北部都會區的建設。 古洞北/粉嶺北、洪水橋/厦村及元朗南等大型新發展區以及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已進入施工階段。

  3. www.nm.gov.hk › tc › four-zones北部都會區

    北部都會區各地區會有不同的策略性定位及主題發展,以充分發揮各自的發展潛力及善用地理上的優勢,並可分為四大區域,由西至東包括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創新科技地帶、口岸商貿及產業區、及藍綠康樂旅遊生態圈。

  4. 北部都會區將成為宜居宜業宜遊、以創科產業為 經濟引擎的都會區,與維港都會區並駕齊驅,相輔相成,並可藉著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加强香港與深圳合作,讓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5. 北部都會區 (英語: Northern Metropolis ,簡稱: 北都 ),為 香港政府 發展中之計劃。 於2021年10月6日由時任 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 提出 [1] ,為 2021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之一部份,預料會於20至30年內分階段實施。 概述. 北部都會區包括 香港 北區 及一部分 元朗 ,共約三百平方公里,包括現存以及被釋出的 邊境禁區 ,並非指一特定 行政區域 ,而是因地理特徵、發展政策等因素相互所形成之一城市空間。 [2] 且跨越地理及 港 深 兩地之 分界線 ,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3]

  6. 北部都會區」的總面積達300平方公里,差不多全港面積三分之一,乍聽之下,規模碩大無比。 不過,規劃範圍內單是水體(河、湖、海、地下水等水累積處總稱)已佔兩成,郊野公園及濕地亦佔三成。

  7.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引擎,全面發展後可提供約50萬個新增房屋單位和50萬個新職位。 其規劃會以「產業帶動,基建先行」為主軸,成為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大節點。 2023施政報告 指,北部都會區將分為四大區域,由西至東分別為: 高端專業服務和物流樞紐 — 位處洪水橋一帶,與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對接,提供金融和專業服務,並藉着口岸優勢發展現代物流業; 創新科技地帶 — 覆蓋新田科技城,包括河套區港深創科園在內,與深圳科創園區產生協同效應,為創科發展的樞紐; 口岸商貿及產業區 — 佔地最廣,享有羅湖、文錦渡及香園圍三個口岸的地利,帶動先進建造業、綠色產業、醫療、食品科技、現代物流業等產業發展,並可推展跨境商業服務和文娛消費,發揮強大的口岸商貿功能;及.

  8. 2022年2月23日 · 北部都會區會提供大量土地,支持本港創科發展。 洪水橋/厦村可發展為新界北現代服務業中心。 至於包括新田科技城、羅湖/文錦渡綜合發展樞紐、馬草壟,以及流浮山、尖鼻咀及白泥一帶的發展範圍,政府正爭取在兩至三年內為有關項目制訂發展方案 ...

  9. 2023年2月27日 · 北部都會區是香港未來發展的新據點。特區政府在粵港、港深合作機制下成立「對接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專班」,就北部都會區相關事宜,加強香港與內地的溝通和協作,為大灣區發展注入新動力。

  10. 概況. 2021 年施政報告提出新界北部都會策略(“ 北都會”),描述新界北未來. 20 年的發展定位、計劃及行動方向: 對香港而言,發展北都會能重塑北區土地使用規劃(包括增加房屋供應), 並為香港注入新的經濟發展動力,建立“ 南金融,北創科”的新經濟格局; 從國家及區域層面而言,發展北都會能配合國策,加強粵港澳大灣區更深層次更全面的合作,使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香港的獨特作用,以達至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給予香港的目標定位,特別是國際創科中心; 整個北都會大約佔地300 平方公里( 佔香港約四分之一土地),政府估計可額外開拓的房屋及經濟發展用地達600公頃,預料北都會建成後可以: 帶來新增住宅單位最多近19 萬個1; 將區內人口由現時約100 萬人增加至能夠容納250萬人;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