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元宵節的傳說、習俗與詩文(組圖) 2009年02月06日 13:50:43 來源:中國網 元宵節簡介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2. 2004年2月2日 · 元宵節整個年節習俗中最後的壓軸戲,一般人只知道在這一天跟著人潮擠進燈會,看看花燈湊湊熱鬧。 其實在元宵節這一天相傳是「天官賜福」的大日子,老祖宗們發展出很多民俗活動,不但很有意義,而且還可以造命開運,達到您意想不到的效果-諸如:求功名利祿、求姻緣美滿、求身體健康、求疾病痊癒、求嗣(生男丁)、求擺脫厄運迎新運等等。 如果能配合奇門遁甲出行方,鎖定”天官賜福”的方向與方位,來個祈福出行的話,更能得到吉神庇祐,讓祈福願望順利達成的機會變高! 就讓我們從「元宵節」的由來,一直到開運的秘法,細細地研究一番吧! 農曆正月十五日為「元宵節」,又稱「上元節」。 依道教陳規: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合稱三元,即天地水三官,民間簡稱三界公。

  3. 2022年3月18日 · 元宵節的眾多習俗,除了吃湯圓、提燈籠、猜燈謎外,還有獨特的『乞龜』活動! 乞龜是閩南地區的民俗活動,移居臺灣澎湖後,成為澎湖的傳統文化。

  4. 在臺灣的早期社會裡,元宵節這天的晚上會有個習俗,就是未婚的女性都會到菜園裡偷蔥或偷菜來討個結婚的吉兆,俗語說:「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

  5. 元宵節的由來,說法很多,但根據史籍,一般認為元宵節開始於西漢時期。 相傳漢文帝是在大將周勃戡平「諸呂之亂」後即位稱帝的,而戡平的日子剛好是正月十五,因此每逢正月十五這一天漢文帝都會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以示紀念。

  6. 至於民間的春遊習俗在先秦當已存在。 中國古代春季有名的「上巳節」(三國魏以後一般定為三月初三)男男女女穿上春裝傾城而出,或到山谷採摘蘭草,或到郊野宴飲行樂,認為可以除不祥,名之曰「春禊」。

  7. 2014年2月24日 · 陽翟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陳瑋欣表示,元宵節慶祝活動共分三部份,包括會山寺祈福誦經儀式、乞平安龜,再來有搓元宵體驗、猜燈謎活動,另外還有摸彩同樂,活動開放民眾參與,歡迎各界前來鬧元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