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9月6日 · 一出世就應買危疾? 對於BB初生嬰兒是否一出世就應買危疾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如果財政許可,醫療及危疾都應該買,人壽則暫不需要。 筆者相信如果子女有病,為人父母定必盡力為他/她求醫,萬一不幸患上危疾,對一般家庭定必構成龐大的財政負擔,所以有必要將風險轉移。 近年有保險公司推出新產品,接受為尚未出生、但孕期達22周的BB 投保,而且對先天性疾病也有一定保障。 除此以外,也有其他新賣點,如父母雙亡可豁免受保人保費,以及若受保人為18歲以下,並患上指定危疾,父母或照顧者便可獲得每月2% 保額的賠償,最長達17 個月等。 危疾保單應如何比較? 在比較危疾保險時,則要考慮幾項主要因素: 指定嚴重疾病的數目及保障範圍; 儲蓄型 VS 消費型保單; 有沒有提供多次保障; 保費高低.

  2. 2020年7月9日 · 1.營業額增長. 數據來源:AASTOCKS. 論過去1年及3年的業績增長,大快活表現更優勝。 在剛過去的財年,兩家快餐龍頭均面對社運及疫情帶來的衝擊,而大快活的防守力明顯較優勝。 大快活在過去一年仍錄得2%營業額增長,而大家樂則跌了6%。 這主要可歸因於大快活旗下品牌以核心大眾餐「大快活」為主,而大家樂經營「大家樂」「一粥麵」等快餐品牌外亦有不少休閒餐品牌,如「意粉屋」,這些定位相對中高端的品牌在疫市受打擊更大。 勝出者:大快活. 2.盈利能力. 數據來源:AASTOCKS. 盈利能力方面,快餐店以薄利多銷形式經營。 大快活及大家樂在過去3年所錄得的淨利潤率平均只有5%及4%。

  3. 2019年11月5日 · 錦欣生殖(SEHK:1951) 從事輔助生殖(即試管嬰兒)行業,自今年6月上市以來累計升約7成。. 異軍突起,全因行業處於起步階段,市場估計未來產業增長空間巨大,加上同類股稀少,成為公司被推高的原因。. 2015年年底中國取消實施了36年的「一胎政策 ...

  4. 2021年1月11日 · 第一,需分清楚需要與想要。 例如食住行屬需要;但新PS5等娛樂產品屬於想要。 第二,有固定需要性開支,讓自己習慣有財務承擔,例如儲蓄習慣、月供保險或指數基金,以低成本方式開始為自己保本增值。 而畢業是第一個最佳檢視保險時機,因為一般年輕時保費一定是最便宜的時候。 而且,年輕時大多不會有不受保的情況,免除很多顧慮。 再者,很多年輕人嚮往成為FIRE (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 一族,而當中最基本的要求當然是有足夠的保障,使突發事件不會蠶食自身的儲備。 組織家庭 – 思維深度的優勢. 當客戶打算結婚,生活由一人變為兩人,甚至組織自己的家庭,都是一個較佳的時間處理。 以往,平日工作繁忙,一般會拖延處理自身的保障事宜。

  5. 2020年10月28日 · 維他奶多年的歷史及發展,如同與香港人一同成長,就算是筆者,小時候也常會維他品,就算到現時長大了仍不時飲用。 維他奶無論在發展與定位上,都得到香港人的認同,除了有一定的品牌價值外,更有一份情義結在其中,而這就是維他奶的品牌 ...

  6. 2020年4月20日 · 生活必要支出類別包括日常生活中難以避免的使費,例如交通、餐飲、電話及寬頻費用。 如果發現開支超收入逾55%,便要下定決心節省開支。 根據比例,月入15,000元例子中只有8,250元作生活開支,未必能應付香港租金,如有住屋需要可考慮與朋友共居節省開支。

  7. 2021年2月25日 · Beyond Meat在2019年開始錄得盈利,但已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出現虧損,至於第四季度,該公司仍在為餐服務業務的虧損,以及疫情初期開始的存貨期放緩而苦苦掙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