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0年比賽中的李慧詩. 李慧詩, SBS , BBS , MH (英語: Sarah Lee Wai Sze ,1987年5月12日 — ),出生於 香港 , 籍貫 廣東 潮州 [2] ,前香港著名女子 單車 運動員 ,素有「 牛下 女車神 」之稱 [3] ,於 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單車競輪賽 中贏得銅牌,為 香港 ...

  2. 2021年8月4日 · 港隊兩位場地單車代表李慧詩及李海恩,今日(4日)下午出戰東京奧運女子凱林賽首圈賽事。 其中李慧詩於首圈失利,再戰復活賽,最終以首名衝線晉級半準決賽,明日有望爭牌。

  3. 2010年比賽中的李慧詩. 李慧詩, SBS , BBS , MH (英語: Sarah Lee Wai Sze ,1987年5月12日 — ),出生於 香港 , 籍貫 廣東 潮州 [2] ,前香港著名女子 單車 運動員 ,素有「 牛下 女車神 」之稱 [3] ,於 2012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女子單車競輪賽 中贏得銅牌 ...

  4. 2023年6月5日 · 李慧詩是近年影響力最大的香港運動員。 (資料圖片/高詩琦攝) 令場地單車在香港興起 讓港人一窺世界級面貌. 在李慧詩之前,當然早已有一代「車神」黃金寶,他在2006年亞運會奪得兩金,獲政府承諾興建單車館;但2012年倫敦奧運,李慧詩為香港奪得了一面久違的獎牌,作為香港史上第三面奧運獎牌、也是第一面單車奧運獎牌,全城震撼,李慧詩的名字開始為人熟知,「場地單車」也漸漸走進大眾的視野。 單車館2013年底竣工後,2014年,香港第一次舉辦香港國際場地盃,到2016年更首次舉行場地單車世界盃分站賽,到2017年再首辦最高級別的世界錦標賽,其後再有Six Days賽事、再辦世界盃(現稱國家盃)等等。

  5. 2016年8月16日 · 雖然前香港單車隊領隊洪松蔭曾稱讚李慧詩「體格精奇」,不過其實李自幼患上貧血病,恢復體力需要較長時間,而且在2006年的一次練習時,更因為意外導致左手嚴重骨折,當時教練沈金康甚至數度打算勸她退役。 不過女車神並沒因此放棄,受傷其間依舊維持練習,更以130多公斤的槓鈴訓練體力,成功感動教練讓她繼續留隊。 她表示: 我很愛哭,就是不明白為什麼說我很堅強。 不過我知道自己是個運動員,訓練是我的工作。 【延伸閱讀】 奧運運動員「洪荒之力」球速快過高鐵! 克服先天貧血的缺憾,又成功對抗傷患,李慧詩漸漸獲得回報,在2010年亞運會,擊敗郭爽,奪得一金一銅,並獲得「香港最具潛質運動員」獎。

  6. 2021年8月8日 · 香港女車神正式誕生,她土生土長,來自牛頭角下邨,憑努力練出一雙最強大腿,她的名字叫「李慧詩Sarah」。 當時有記者問她,投身單車生涯該沒選錯路吧? 她說:「少少……但我走不出來了,希望以後做得更好。 」當年25歲的她不可能知道,往後九年,一共三個奧運,是一場怎樣的歷練。 這一刻,改寫了香港歷史,「女車神」正式誕生。 (Youtube截圖) 勇奪倫奧銅牌之後,翌年她先在世界錦標賽奪得500米計時賽彩虹戰衣,又於全運會競輪賽封后, 2014年仁川亞運更摘下雙金,成為史上首個同屆亞運斬獲兩面金牌的香港人。 對於2016年里約奧運,金牌是唯一選項。 或許香港人早已遺忘,她在里約與澳洲車手美雅絲於競輪賽次圈「炒車」的錐心一幕,但在她強裝鎮定,隨工作人員退場,整個團隊在四年來的努力,已經付諸流水。

  7. 2021年8月8日 · 「牛下女車神」李慧詩在爭先賽奪銅,成為香港歷來首位能夠先後在兩屆奧運獲得獎牌的運動員。 高手林立之下,她仍能夠爭先賽擊敗一個又一個對手,多謝

  8. 2021年8月8日 · 李慧詩在凱林賽第7至12名排名賽中以第2名衝線,最終以第8名完成凱林賽賽事,明日轉戰爭先賽。 【16:30】 高爾夫球港將陳芷澄以超標準3桿的74桿完成次日18個洞賽事,總成績以超9桿的151桿的成績,暫在60名球手中位列第58位。

  9. 2021年8月5日 · 今屆東京奧運,李慧詩最終在爭先賽奪得一面銅牌,是繼2012年倫敦奧運凱琳賽銅牌後第二面奧運獎牌,成為香港有史以來首位在兩屆奧運奪獎的運動員,她的體育成就和堅毅精神,有目共睹。

  10. 2022年1月10日 · 曾三度登上全球最大的體育舞台,並於兩屆奧運會中共取得兩面銅牌的「牛下女車神」李慧詩,接受《樹仁簡訊》訪問時鼓勵年輕人要勇敢追夢,無悔青春。. 【專訪】李慧詩:大學生可為社會做甚麼?. Watch on. 李慧詩自17歲起展開全職單車運動員的生涯,雖曾經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