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7日 · 醫生:絕不想接受這結局!. 「先敬掃描後敬人」,電子化年代輕易按鍵幾下,便可檢閱病人最新電腦掃描作評估,故此很多時病人現身診症室前,已能決定治療方向。. 小美的掃描結果,着實令醫生擔心。. 三個月前,見她對一綫治療反應不佳,便提出 ...

  2. 4 天前 · 內地一名65歲女子平日身體健康,去年確診肺癌及結腸癌,經手術切除不久後,又繼而發現患上甲狀腺多發結節,令她不禁大嘆.

  3. 6 天前 · 據Facebook專頁《 黃軒醫師 Dr. Ooi Hean 》分享,根據專家的研究,有5大特定高危族群,較容易有患癌和慢性疾病的風險,即使外表看來無健康疑慮,體內卻可能已出問題: 1. 有家族癌症史. 如果家人中有人曾患過肺癌、大腸癌等,罹癌風險可能會增加。 定期做乳房攝影檢查、肝功能檢查、胃鏡檢查等是明智之舉。 2. 肥胖. 黃軒指,肥胖本來就是與多種癌症有關,包括肺癌、心臟病、糖尿病等。 控制體重、健康飲食和適量運動,才能有助於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 3. 吸煙喝酒. 長期抽煙及過量飲酒也會令肺癌、口腔癌、食道癌等癌病變風險提高。 因此,黃軒呼籲戒煙和限制飲酒,是重要的健康習慣。 4. 年齡. 隨著年齡增長,50歲或以上人士罹患某些癌症和慢性疾病的風險也會增多。

  4. 2024年5月23日 · 6大因素增患胃癌風險. 據本港衞生署資料顯示,胃癌成因至今雖未明確,但有以下因素會增加患上胃癌風險: 受幽門螺旋桿菌感染. 進食鹽醃食物. 進食加工肉製品. 過重或肥胖. 吸煙. 飲酒. 胃癌可毫無明顯病徵. 本港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林嘉安曾受訪稱,胃癌可以毫無明顯病徵,但如果身體持續性出現貧血症狀,容易疲累及大便有血等症狀便要當心,因為這極可能代表胃部腫瘤有出血跡象;再後期腫瘤變大,更可能會影響患者進食,有作嘔,甚至嘔血情況。 莫名消瘦及排便腥臭稀爛要小心. 此外,林嘉安指出,由於胃癌患者難以進食,身型日漸偏瘦亦往往是常見疾病先兆之一。 但他亦表示,排深色大便並非必定是胃癌先兆,部分黑便成因可能只是因為吃了黑色食物或鐵質,惟如果冀便混合腥臭味,呈稀爛或水狀形態,出現此情況就必需儘快求醫。

  5. 5 天前 · 消防部門的官員指出,生病的乘客報告在乘坐郵輪時就出現了噁心等症狀,並表示多名來自郵輪的乘客都生病了,並且搭乘了同一班航班。 事件曝光後,隨即於網上引發熱議,有網民便猜測,乘客很可能是感染了具有高度傳染性的諾羅病毒,並直接指出,在5月7日從溫哥華出發的公主郵輪( (Princess Cruises)上,剛剛發生了諾羅病毒事件。 拆解諾如病毒. 根據衞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諾如病毒以往常被稱為諾沃克類病毒,這種病毒常引致急性腸胃炎,亦是食物中毒的常見成因,通常與食用未經煮熟的貝殼類海產有關。 所有年齡組別的人士均有機會受感染,潛伏期通常為12至48小時。 症狀如下: 點擊圖片放大. +5. 只要為患者補充足夠水分,並提供輔助性治療,一般可於1至3天內自行痊癒。 抗生素對此病並無療效。

  6. 2024年5月13日 · 疾管署強調,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群組,而且病程發展迅速;因此呼籲當家中嬰幼兒確診後,應留意是否出現以下8種症狀: 嗜睡. 意識不清. 活力不佳. 手腳無力或麻痺. 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 持續嘔吐. 呼吸急促. 心跳加快. 如出現上述重症先兆病徵,就應從速前往大型醫院接受治療。 HKET App已全面升級,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健康、娛樂、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 立即下載︰ https://onelink.to/f92q4m. 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 http://tinyurl.com/3dtnw8f5. 健康問題 流感 肺炎 腺病毒 發燒 腸病毒 咳嗽 傳染病 台灣.

  7. 2024年5月28日 · 兒童感染時,通常只會出現喉嚨發炎等症狀,但30歲以上成人感染時卻容易引發重症,導致肌肉壞死甚至死亡,致死率達3成至7成。 大部分患者因腳部傷口感染. 東京女子醫科大學醫院感染症科教授菊池賢表示,大部分感染個案都是因腳部傷口感染發病,約3成患者發病後會在48小時內死亡。 他指,部分患者在感染後,早上腳趾可能會有點腫脹,中午時紅腫部位便會慢慢擴及膝蓋。 因此,他建議高齡者應選擇合腳的鞋子,避免因腳部磨傷,而引發感染風險,平常則需保持腳部清潔。 而檢測是否感染亦存在一定的難度,即便到醫療機構就診「也難以做出早期診斷」,目前只能根據症狀進展來做決定,若腳部腫脹並迅速擴散,並出現39℃以上的高燒,則需立即就醫。 6大高危人士.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