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甲狀腺結節,又稱結節性甲狀腺囊腫,是指在甲狀腺內的腫塊,可隨吞咽動作隨甲狀腺而上下移動,是臨床常見的病症,可由多種病因引起。 分為單髮結節和多髮結節,多髮結節比單髮結節的發病率高,但單髮結節甲狀腺癌的發生率較高,多見於中青年人群,高 ...

  2. 2016年8月24日 · 甲狀腺結節患者宜多食柑橙、奇異果、芹菜、淮山、芡實;忌食加工肉類、醃製食品、蠶豆。 除了臨床中藥治療,患者亦可飲用一些能夠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的湯水或茶方,以防結節癌變。

  3. 2024年5月2日 · 中醫治療甲狀腺結節:主要使用內服中藥,逐步縮小結節. 謝旭東進一步解釋,甲狀腺結節在中醫歸屬於「癭瘤」或「氣癭」的範疇,形成與飲食、遺傳、情緒壓力有關。 當這些原因造成中醫所謂「肝氣鬱結」,當氣鬱之後伴隨的瘀血發生於脖子兩側,導致甲狀腺結節。 治療上使用「血府逐瘀湯」針對肝經的氣滯血瘀有療效,若有失眠問題可加上半夏、茯苓等藥寧心安神;有日久體虛的狀況可加上地黃、首烏等藥滋補,使人體的陰陽系統達到平衡,結節自然縮小。 圖/玫瑰花、綠萼梅均能疏肝理氣,和血養顏。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shutterstock. 發現甲狀腺結節怎麼辦?

  4. 2019年2月13日 · 甲狀腺結節在我國是非常普遍的,平均患病率大約有32.4%,由此可見我國甲狀腺結節的發病率有多高。 值得慶幸的是,大概90%~95%的結節都屬於良性,並不會影響人們身體的健康。 而且,因為甲狀腺是人體中分泌出激素的一個腺體,所以正常情況下,它還能夠幫助人體穩定激素水準。 不過,一旦出現了問題,就可能會導致人體出現內分泌失調的癥狀,這樣就可能會導致一些疾病的出現。 因此,保持甲狀腺的健康對於身體的健康來說就顯得尤其重要了。 這時就有人問了,若是出現了甲狀腺結節,它會自愈嗎? 如果結節比較小的話,那麼就不必太過擔心,這個小結節的出現多半是不良習慣導致的,只要日常多注意調理身體,說不定結節就會逐漸變小。 甲狀腺結節會不會消失,是大家比較關心的一個問題.

  5. 2020年8月8日 · 中醫調理甲狀腺結節:平衡免疫功能+飲用散結飲. 【夏枯草麥冬散結飲】 甲狀腺是合成、分泌甲狀腺激素的場所,甲狀腺激素隨血液被運送到身體的各個組織,具有維持調節人體正常體溫、促進體格生長發育、促進智力、調節代謝,以及維護重要臟器功能等作用。 容易被忽略的是,情緒也常常左右甲狀腺的穩定,不良情緒即是甲狀腺疾病的重要誘發原因。 甲狀腺疾病:甲狀腺亢進、甲狀腺低下、甲狀腺結節. 有關甲狀腺功能引起的疾病,主要包括:甲狀腺亢進與甲狀腺低下,當甲狀腺機能過強,就是我們所熟知的甲狀腺機能亢進。 這種情況影響女性多於男性,由於甲狀腺製造出過多的激素,導致新陳代謝的速度比較快,因而產生怕熱、心跳過快、易怒、失眠,以及爆瘦等症狀。

  6. 2018年10月3日 · 甲狀腺結節中醫分析其產生的根源在於:情緒、飲食體質失調這三個方面。 在治療上,不光要通過藥物活血化瘀,軟堅散結; 同時還要指導患者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積極進行情緒的調節。 其次,也會分析患者的體質類型,針對目前已經存在的體質問題,進行針對性的綜合改善。 任何一種疾病的發生,都是身體內陰陽失調,臟腑功能偏頗導致的。 中醫裡講到的,五臟六腑,共生共存,相互影響。 其中一個臟腑發生病變,必然會影響其他臟腑的正常運作。 就像脾胃出了問題,可能會牽連到其他四個臟器: 首先就是心. 心與脾就像一對母子,心臟病要從脾胃治。 脾負責統籌人的氣血,供養心臟,一旦脾出了問題,不能益氣生血,就會導致人的心血失調,從而引發心臟疾病。 其次,脾不好,會對肝造成影響.

  7. 中西醫結合醫務中心現推出「中西醫結合治療甲狀腺功能失調先導計劃」,中醫將通過中藥、針灸及耳穴治療,調整臟腑陰陽、氣血、津液的失衡;同時,參加者可向營養師諮詢飲食建議,制訂個體化的飲食餐單及體重調控,幫助甲狀腺功能失調的患者穩定病情。

  8. 2022年8月17日 · 中醫治療甲狀腺結節主要方法有內治法服藥和外治法(針灸)。 內治法(服藥): 甲狀腺結節的部分,中醫大多認為是有氣鬱,特別是肝膽氣鬱的狀況,同時合併痰瘀的現象,處方通常會往疏肝理氣、化痰瘀、甚至活血化瘀的方向,會用柴胡類或桔梗甘草湯為主的方劑,酌加化痰活血的藥,例如:玄參、貝母或牡蠣。 第二種則是考慮因為體虛,特別是腸胃功能弱化導致的,這時候就會以理中湯、歸脾湯來做加減。 外治法(針灸): 一般會在甲狀腺周圍做圍刺的動作,甚至用到火針來達到軟堅散結的效果,縮小、軟化皮膚表現的腫硬塊。 生活保健. 情緒和飲食的調整是平常保健的方法,養成散步或慢跑的習慣,放鬆心情;減少奶類攝取,包含牛奶、優酪乳、起司等會讓體內濕氣旺盛的食物,以及較易引發甲狀腺敏感的食物,例如堅果類。

  9. 2023年8月8日 · 單純甲狀腺結節屬於中醫學「癭瘤」範疇,發病與毒熱蘊結及內傷七情有關。 情志不舒,肝氣鬱滯,肝鬱日久乘脾,脾失健運,濕邪內生,濕聚成痰,痰阻氣機,血行不暢,痰瘀日久而成腫物。 甲狀腺癌臨床症狀與單純甲狀腺結節表現一致,中醫以氣、痰、瘀三者壅聚於頸部,為甲狀腺癌的基本病理,初期以氣滯為主,中晚期以痰凝血瘀為主。 中醫認為甲狀腺癌病機與肝、脾、心、腎關係最為密切。 診治多以疏肝、養心、健脾、滋腎以治其本,應用理氣、化痰、祛瘀、軟堅散結等以治其標,將「扶正」與「祛邪」結合治療。 情志不舒或脾胃損傷 導致痰瘀甲狀腺而形成腫瘤. 甲狀腺癌多肇因於壓力情志不舒、肝鬱氣滯所致。 中醫認為肝鬱則乘脾土,致使脾失健運,水濕運化無權,則聚而生痰,痰凝氣滯。

  10. 甲狀腺結節在中醫歸為癭瘤,而癭瘤的病因主要由水土失宜、情志内傷和飲食失調及體質因素所致。 癭瘤之所以好發於中年女性,因其與女性的月經、生產、哺乳之生理特點有關,加上婦女的月經周期會隨著腦部內分泌產生周期性的改變,而且甲狀腺刺激素之結合蛋白與女性荷爾蒙結合蛋白有著競爭者的角色,所以甲狀腺功能出問題時,月經也會跟著紊亂,月經紊亂也容易產生甲狀腺的問題。 其它例如:情緒、生活習慣、飲食運動等病因,亦會引起氣血循環不暢,細胞缺氧後容易產生變性而異常增生產生腫塊,中醫會用氣鬱痰結,氣滯血瘀,及肝鬱化火等病理變化的名詞。 王麗香 醫師. 新陳代謝科. 甲狀腺結節. 續上一篇「中醫如何看待甲狀腺結節? (1)」,本篇來談中醫又是如何看待甲狀腺結節呢?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