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15日 · 現時在英國NHS當護士的羅卓堯,早前亦加入了當地護士工會延續工運之路。 2019年經歷反修例運動後成立的醫管局員工陣線(HAEA),曾經在疫症爆發之初發動醫護大罷工要求封關救港,羅卓堯 (Ivan) 便是時任工會副主席。

  2. 2021年1月24日 · 工會副主席羅卓堯坦言是意料中事,相信工會未來可繼續發揮監察力量,亦無悔罷工的決定。 記者:譚栢妍. 去年初工會罷工前夕,「醫管局員工陣線」會員人數從二千人一下子躍升至二萬二千五百人。 一年後,羅卓堯本預計有約一半人續會,最後卻只剩下約五千多人。 會員人數大幅下跌至當初的四分之一,他坦言與無法回應會員的期望有關,「畢竟有很多會員加入工會的目的是為了罷工,但當罷工完結,加上短期內也不可能會有一些工業行動,自然便會有人選擇不續會。 會員僅剩五千 大跌四分三. 受社會環境影響,移民成為不少醫護專業人員茶餘飯後的話題。 羅卓堯指移民也是部分人不續會的原因,「本來與我同病房的同事都是工會的會員,但最近有五至六位都選擇移民,其他醫院也有類似的情況。

  3. 2022年7月1日 · 原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今年辭職參選新一屆特首,在沒有競爭對手下,他以1416張支持票,成為歷來最高得票的香港行政長官。 選舉有1428名選委投了票,投票率達百份之97.7。 原政務司司長李家超,今年辭職參選新一屆特首,在沒有競爭對手下,他以1416張支持票,成為歷來最高得票的香港行政長官。 (路透社資料圖片) 唯一非建制派選委 「以雙普選為目標的一個過程」...

  4. 2021年1月24日 · 工會副主席羅卓堯坦言是意料中事,相信工會未來可繼續發揮監察力量,亦無悔罷工的決定。 記者 譚栢妍 去年初工會罷工前夕,「醫管局員工陣線」會員人數從二千人一下子躍升至二萬二千五百人。

  5. 2018年10月4日 · 羅卓堯剛巧在2013年「上莊」,擔任理大學生會外務副會長。 那時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剛在《信報》發表文章,指香港要爭取真普選,便要呼籲一千名民眾堵塞中環交通要道,迫使政府回應訴求。 社會一時間議論紛紛,「佔領中環」頓時成為家傳戶曉的關鍵詞。 兼任學聯常委的羅卓堯,與其他大專院校一同辦了共有700人參與的學界商討日,又辦了一場又一場的學界討論大會,又到過十數個理大學系會的迎新營向新生宣傳政改運動。 這一連串的工作,在過往學聯和學生會是極少發生的,因為過往學聯的行動模式,往往流於動員學生會內的成員,因此能夠組織到如此龐大數量的學生去參與政改運動,可被視為一種突破。

  6. 2020年4月9日 · 醫管局員工陣線副主席羅卓堯. 二月八日,罷工第五天,參與罷工人數漸減,超過七千名會員再就是否延長罷工進行投票,結果有四千人表示不延長罷工,工會隨即宣布暫時擱置罷工。 那一刻,羅卓堯感到失望,因為十一項訴求完全落空,「到中段,已知政府對全面封關寸步不讓,但亦希望爭取一些實質的醫療改善措施,但HA同樣不答應任何訴求。 」當時曾預期有其他行業人員加入罷工施壓,例如港鐵或港龍加入,但最終沒有出現。 罷工之後 繼續爭取醫護保障. 這次罷工,羅卓堯說他有深刻的體會,「你會知道,無論是資方或者政府,他們都不會回應任何訴求,即使後來作出擠牙膏式回應,亦不會承認那是在回應公眾的訴求。 」他舉例,工會曾投訴醫管局沒有公開院內保護裝備的數量,醫管局沒有正面回應,但現時局方已改為每星期在內聯網公布最新保護裝備數字。

  7. 2020年10月9日 · 醫管局員工陣線副主席羅卓堯稱,早前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已明言清算,對這次收到電郵不感意外;基本法保障罷工權利,醫管局不能即時解僱罷工醫護;這次給予醫管局的回覆必須謹慎,工會正與律師商討,稍後會向會員交代。

  8. 2020年9月1日 · 醫管局員工陣線副主席羅卓堯批評,政府以政治凌駕專業意見或公共衛生領域,專家或專業團隊提出與政府相反的意見,或是提出改善意見,便引來政府很大反彈,標籤成反中央及反政府,以敵對態度應對意見,不檢視普及社區檢測計劃有何不足便推行。

  9. 醫管局員工陣線副主席羅卓堯批評,政府以政治凌駕專業意見或公共衛生領域,專家或專業團隊提出與政府相反的意見,或是提出改善意見,便引來政府很大反...

  10. 「醫管局員工陣線」副主席羅卓堯在本台節目《城市論壇》說,工會要求的封關做法,是針對所有經內地入境香港的旅客,指政府只是不斷放風或擠牙膏式回應,但疫症不會等人,一旦香港已有社區爆發,到時再封關已沒有意思。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