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 [1],原名錢恩鑅,字賓四,是出身江蘇無錫的歷史學家、哲學家及作家等,亦是吳越錢氏的後代。 他是香港 新亞書院 、 新亞研究所 及 新亞中學 的共同創辦人。

  2. 錢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江蘇無錫人,祖籍浙江臨安,吳越太祖武肅王錢鏐之後。中國近現代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國學大師。

  3. 2024年4月27日 · 钱穆 (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 [1] , 原名 钱恩鑅 , 字 宾四 ,是出身江苏 无锡 的 历史学家 、 哲学家 及 作家 等,亦是 吴越钱氏 的后代。 他是香港 新亚书院 、 新亚研究所 及 新亚中学 的共同创办人。 他被许多中国史学领域研究者认为是 大中华 学术圈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学家及哲学家之一;他与 吕思勉 、 陈垣 、 陈寅恪 也因而被一同称作中国的“(现代)四大史学家”。 1968年,担任 中央研究院 人文及社会科学组 院士 。 生平 [ 编辑] 幼年启蒙 [ 编辑] 钱穆位于无锡七房桥的故居旧址.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岁入 私塾 读书。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入新式学堂无锡果育学校就读。

  4.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 [1] ),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晚号素书老人、七房桥人,斋号素书堂、素书楼。. 江苏无锡人,祖籍浙江临安 [60] ,吴越太祖武肃王 钱镠 之后。. 中国近现代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国学大师。. 中央研究 ...

  5. 錢穆」是中大人耳熟能詳的名字,沒錯,他是新亞書院的創校校長。 所謂「艱險我奮進,困乏我多情」如何支持、鞭策中大人從艱難的年代走到今天?

  6. 錢穆 (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 賓四 ,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晚號素書老人、七房橋人,齋號素書堂、素書樓。. 江蘇無錫人,吳越太祖武肅王 錢鏐 之後。. 中國現代著名歷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 中央研究院 院士, 故宮博物院 特聘 ...

  7. 錢穆. 刊登日期 : 30/08/2021. 1996年8月30日,中國國學大師、著名史學家錢穆逝世,享年96歲。 錢穆一生著有《國史概論》、《教育與文化》、《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思想史》等六十餘部學術作品,對於中國歷史文化有着重大的影響和貢獻。 錢穆字賓四,生於1895年,是江蘇無錫人。 錢穆天生聰穎,博聞強記,七歲進入私塾學習,中學時期就讀於常州中學堂。 其後即使辛亥革命爆發,導致學校停辦,錢穆仍舊自學不斷。 1923年,錢穆所著的《先秦諸子繫年》詳述了自孔子至李斯先秦學術思想的淵源遞變。 而由錢穆於1930年所撰寫的《劉向、劉歆父子年譜》,則開闢了經學史上以史入經的嶄新道路。

  8. 錢穆先生字賓四,江蘇無錫人,生於1895年。. 錢先生天生聰悟,博聞強記,七歲入私塾學習。. 中學就讀常州中學堂,受呂思勉先生影響甚大。. 辛亥革命爆發後學校停辦,錢先生仍自學不絕。. 1912年至1930年間,先後在小學、中學、師範任教。. 1923年著 ...

  9. 内容简介 · · · · · ·. 本書為紀念錢穆誕辰一百二十五周年而作,分為上下兩篇,上篇闡述錢穆在香港辦學的歷程,包括錢1949年來港創辦新亞書院的經過、1953年成立新亞研究所,以及1963年香港中文大學創立前後,新亞書院與崇基學院、聯合書院加入的情形 ...

  10. 財團法人素書樓文教基金會,113年. 【素書樓・學術講座分享】第廿三屆「海峽兩岸中學生國學夏令營『國學雅韻,南孔尋跡』」邀請共襄盛舉!. 財團法人素書樓文教基金會,113年.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