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15,香港電車於屈地街電車廠舉行「電車全景遊」啟動禮。 參與「電車全景遊」,登上以1920年代樣式設計、擁有開放式上層與懷舊古典下層車廂的復古電車,享受一小時奇妙之旅。

  2. 2024年5月22日 · 香港電車 (英語: Hong Kong Tramways )是 香港 的一個 有軌電車 系統,來往 香港島 東區 的 筲箕灣 至 中西區 的 堅尼地城 ,另有環形支線來往 跑馬地 ,每日平均接載18萬人次的乘客,是全球現存唯一全數採用雙層電車的電車系統(另外有英國 黑池電車 和埃及 ...

  3. 介紹香港電車歷史與變遷。 香港的電車系統由一九零三年五月開始建造,經過連番的測試後於一九零四年七月三十日啟用,當時的路線是由灣仔的軍起廠街到筲箕灣,並有支線到跑馬地...

  4. 香港鐵路歷史始於1880年代當時香港人口急速增長,由3,650人升至60,400多人。 開埠初期 常用的 人力交通工具 已無法應付需求,所以需要引入一種 集體運輸系統 。

  5. 歷史. 鐵路運輸,是每一個大城市中不能缺少的基建設施,它帶動了人力資源,物流和資金,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 香港的鐵路發展,亦見證著香港的經濟發展。 自連接山頂至中區的山頂纜車,於一八八八年正式通車後,連接港島北岸的電車系統及連接香港與廣州的九廣鐵路英段, 亦在廿年內陸續啟用通車。 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火洗禮下,各鐵路系統雖然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不過在港人的勞力下, 它們在戰後便迅速地恢復過來。 在戰後廿年,香港的經濟急速起飛,政府便決定以興建地鐵及將九廣鐵路現代化去解決交通問題。 地鐵於一九七九年開始為市民服務,九鐵現代化亦於一九八三年峻工。 其後,地鐵及九鐵先後不斷在廿多年內不斷擴展,使鐵路在香港的覆蓋率不斷增加。

  6. 歷史. 港鐵. Timeline. 1960's 計劃. 首次提出 建造地下鐵路系統的建議 是在一九六七,由政府任命的 費爾文霍士及施偉拔顧問工程公司 研究後提交。 香港人口的不斷增加及市民對公共交通工具的需要,是促使香港政府從事這項研究工作的兩個主要因素。 費爾文霍士組合顧問工程公司在一九七零年完成的進一步研究,更具體的提出建造鐵路的建議。 研究報告建議興建一個全長52.7公里的地下鐵路系統,分成四綫:港島綫、觀塘綫、荃灣綫及東九龍綫。 兩年之後,香港政府原則上同意先興建其中長20公里的「早期系統」。 一九七三年,香港政府決定與四個國際大集團商議,打算將工程以固定價格,單一合約的形式批出。 一九七四年,日本集團簽署了承投工程的意向書,但在同年十一月退出。

  7. 2015年8月23日 · 圖輯:香港電車百年滄桑. 香港電車於1904年開始服務,見證城市的百年轉變。. 車體歷經七代,因應時代改良設計,照顧香港市民的交通需要。. 香港 ...

  8. 早期的鐵路服務. 香港鐵路歷史始於 1880年代 ,當時 香港人口 急速增長,由3,650人升至60,400多人。. 開埠初期 常用的 人力交通工具 已無法應付需求,所以需要引入一種 集體運輸系統 。. 1881年6月13日,首位華人非官守議員 伍廷芳 向 立法局 提出創建車路 ...

  9. 2023年12月26日 · 1)香港電車發展歷史. 1-1)背景及初步嘗試. 至1841年香港開埠後,由於香港比起同時期的廣東等地較為穩定,大量移民為了躲避太平天國等動盪而來到香港,港島人口持續增長,從1841年時的區區約1400人,上升至1865年的約12萬人,儘管1865年的人口統計包括了九龍,但仍然能充分反映港島於此時期人口增長之迅速。 人多了,對交通運輸的需求也會增加。 然而,同時期香港的交通並不發達,在1881年仍然主要使用馬車、人力車和轎子等效率較低的交通工具,沒法應付越來越多的人口,港島人對較先進運輸系統的需求迫切。 於是在1881年,香港的首位華人非官守議員伍廷芳議員動議在港島建立電車系統。

  10. 香港電車自1904年通車,至今已有超過100年的歷史。 香港電車不單是香港第一套大規模的運輸系統,更是香港的歷史象徵,見證了香港的變遷。 相片由香港大學圖書館提供. 雙層電車設計何時出現? 第一代的香港電車一共有26輛,全為單層式設計,當中10輛為頭等車,16輛為三等車,內部設計、載客量及車費都有所不同。 1912年,為應付日益增加的乘客量,電車公司決定引入雙層車卡,第二代電車應運而生。 次年,為了乘客雨天亦能安坐上層,電車公司於是在上層加設帆布帳篷,第三代電車亦告問世。 直至1925年,第四代的雙層全密封式電車才投入服務。 多年來,電車車體材質亦由最初的木製演變為鋼製,提高了耐用性和安全性。 為什麼香港電車的別名是「叮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