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2日 · 用 ChatGPT 開啟修改 Excel、 Google 試算表教學! 分析數據生成圖表. 作者: Esor Huang 5月 22, 2024. ChatGPT 早期有一個功能叫做「 Code Interpreter 」,後來改名「進階數據分析」,但都是透過 AI 撰寫 Python 程式碼來分析我們的數據檔案,最直接的利用就是上傳 Excel 試算表後,可以利用這個功能自動做完統計、創建圖表,甚至提供決策建議。 而在 OpenAI 推出 GPT-4o 模型後,這個功能又更進一步, 現在可以「連結」我在 Google 雲端硬碟中的文件、Google 試算表,在 ChatGPT 中「直接開啟」,並針對表格中的某一段數據進行 AI 提問、新圖表生成。

  2. 2024年5月18日 · 在我們的提問左方,按下「編輯訊息」的按鈕,可以修改這一次的提問。 修改提問可能很多朋友知道,遇到問題沒問好時,就修改這次提問,於是 ChatGPT 會產生第二個版本的回答。 但可能你沒注意到的幾個細節是: 這個版本切換,其實等於開啟第二條討論路線。 我們可以隨時回到前面的某次提問,進行修改,這時候等於從那次提問後開啟第二條路線。 但原本第一版本的路線也不會消失,可以隨時切換回來。 切換版本時,不只看到這次回答的不同版本,也會切換後續討論的完整路線。

  3. www.playpcesor.com電腦玩物

    2024年5月22日 · ........................繼續閱讀全文內容. ChatGPT 提問隱藏技巧:用對話分支開啟多重分析、修正失控討論. 作者: Esor Huang 5月 18, 2024. ChatGPT 中有一個行之有年的功能,應該有不少朋友知道,但最近也發現有些朋友可能沒有發現,或是沒有意識到背後可以好好利用的方法。 這個功能我也不知道正式的名稱, 通常我稱他:「對話分支路線」,他可以開啟類似多重宇宙的討論,針對同一個主題,開啟多種不同角度的分析,而不會混亂或打架。 另外也可以在某一個討論失控時,回到前面某個時間點,重新開啟討論。 張貼留言. ........................繼續閱讀全文內容.

  4. 2024年5月5日 · 而 ChatGPT 或 AI 工具可以在哪些環節幫助我們呢?. 透過這一年多來的實踐經驗,我整理出下面對我來說有所幫助的 10 個環節:. 步驟. 輔助操作. 成效. 收集. 利用AI工具解析問題,找到難以通過標準搜索獲得的資料. 獲得更精確、結構化的資訊,節省搜尋和篩選 ...

  5. 2024年5月10日 · 每一個點擊都會自動變成影片中的教學步驟。 編輯影片時,可以快速刪除、調換教學步驟,超級簡單。 就像編輯 PPT 一樣簡單! 可在編輯影片時,再根據每一步驟完成教學錄音。 不用一邊操作錄影一邊錄音,事後錄音準確度更高,更輕鬆。 可以自動加上配樂。 付費版本還可自動加上 AI 語音教學。 除了教學影片,也會自動生成圖文教學文件。 首先,我們來到「 Guidde 」網站,先安裝一個 Chrome 擴充套件,並註冊一個免費帳號。 在瀏覽器上點擊外掛,開始錄製教學影片,適合錄製網站、線上工具的操作教學。 錄製前,可以設定主題、語言, 「語言」的意思是要讓 AI 用什麼文字自動撰寫操作教學。 目前中文只支援「簡體中文」,但可以抓到「繁體中文」網站的介面文字。

  6. 2024年5月14日 · 之前介紹的「 ChatGPT 跨對話記憶、無痕模式教學,訓練 AI 記住特殊要求實測 」功能,接下來也會陸續開放給免費用戶使用,我們在問答中會自動建立指令習慣,例如回答時一定使用台灣慣用語的繁體中文,讓 AI 愈來愈適合我們需求。 除了 GPT-4o 的語音對話功能將針對 ChatGPT Plus 用戶在未來幾周內陸續開放。 GPT-4o 的 AI 處理模型,以及上述原本的付費版進階功能,也會在未來幾周內對免費用戶開放,值得好好利用。 大家好,我是電腦玩物站長 Esor ,歡迎參考我的系列課程與書籍: 「 個人數位生產力 」線上課程(可使用電腦玩物老讀者折扣碼 ESOR500 ,獲得 500 元折價喔! )。 時間管理、筆記系統、AI 工具相關課程:「 課程介紹連結 」

  7. 5 天前 · 每天早上,我都會打開這個月的待辦清單筆記,在上面快速確認調整今日的行動,隨時把需要的專案任務行動謄寫過來,或是把無法近期完成的行動再謄寫修正回專案任務筆記。 如果回看這 101 則每月待辦清單,有幾個可能和一般列待辦清單方法不太一樣的地方: 既然這麼需要待辦清單,我卻沒有使用更方便的待辦清單專屬工具? 為何刻意用自己重新手動打字、改寫的方式,撰寫每月、每週、每日待辦清單? 不依靠時間提醒、自動排程等等功能,反而需要每天早上(甚至隨時隨地)去回顧與調整待辦清單? 為什麼故意給自己「這麼大摩擦力」的待辦清單使用方式呢? 其實很多次 時間管理課程 上,都會有學員問我類似問題:「這樣不是常常要在筆記、待辦清單中重複改寫嗎? 」「有沒有更便利的自動提醒、排程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