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員會是大陸政府在1980年代為編訂《香港基本法》而成立的機構。 1984年12月19日,英、中兩個政府在北京簽署《中英聯合聲明》,確定港英在1997年移交主權,並實行一國兩制。 1985年12月,為收集香港各界對基本法的意見,基本法起草委員會

  2. 前投資推廣署署長盧維思表示,維港巨星匯事件至今六年,仍然未清楚誰要為事件問責的政策局長,形容自己是事件的代罪羔羊。 盧維思出席一個電台節目時表示,如何運用和監管政府包底的一億元,不是他可以決定,他只是奉命行事,但之後卻被人質疑。

  3. 自從60年代制水,香港和廣東省當局在1964年達成協議,由內地供水給香港,其後更修築東江,經深圳供水至香港,令本港有穩定食水供應。而香港上一次制水已經是1981年,當時每日供水兩次,分別每朝六至十時及下午四至十時,市民都要出動家中的大小水桶,甚至全家總動員,一桶二桶擔回家,飽 ...

  4. 英國對香港的管治源於第一次鴉片戰爭,當時清朝戰敗後於1842年簽訂的《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1860年,清朝再於第二次鴉片戰爭被英法聯軍打敗,簽訂《北京條約》將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割讓交由英國管治。

  5. 吳啟華為1983年第12期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畢業生,同期學員包括劉嘉玲、吳君如、曾華倩等藝人。首次擔正的角色是劇集《魔域桃源》的大反派慕容白,由於表現出色,往後很多機會被安排擔當大反派角色。1987年,吳啟華因與無線電視產生糾紛而離開,轉戰電影舞台。

  6. 相距不過數碼之對峙,共區懸五星旗架鎗(槍)屋頂及播音器,清晰可見,鐵絲網內駐守英軍,嚴陣以待。(攝於1967年) 1967年7月8日沙頭角發生了槍戰事件,地點是香港沙頭角香港邊境禁區中英街。當年共區約有三百群眾欲越邊界,在英界包圍沙頭角警崗集會示威擲石及漁炮,警方以催淚彈及木彈驅散 ...

  7. 家計會,即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成立於1936年,前身為「香港優生學會」。1950年正式改組並改名為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1952年成為國際計劃生育聯合會的八個創會成員之一。最初家計會以個別接觸方式開展工作,傳遞家庭計劃的訊息,後來增設診所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