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正選
    後備
    入球
    黃牌
    紅牌
    上陣
    賽季 202313
    15
    1
    8
    0
    28
    超級聯賽終場
    5月 19日vs紐卡素
    L
    2 - 4
  2. 活動詳情. 本會所提供各項婚前培育課程均切合香港天主教教區婚前準備的要求,完成課程後可獲發證書一張. 活動詳情. 由專業律師講解有關離婚的法律問題. 由專業調解員介紹家事調解服務. 活動詳情. 2024年6-7月夫婦活動. 活動詳情. 瀏覽更多. 最新消息. 【賽馬會「婚姻 ‧ 再思」計劃】 2024-06-03. 【婚姻‧再思】 2024-04-26. 瀏覽更多. 文章分享. 婚前準備. 未有準備的懷孕. 瀏覽更多. 婚姻生活. 一頓晚餐.

  3. 2022年9月20日 · 1)我與伴侶的關係像甚麼? 2)在互動中,我怎麼參與? 3)過去與現在的角色有沒有不同? 4)是甚麼讓關係模式不一樣了? 5)要改變這樣的關係,我可以怎麼做呢? 6)如何成熟地處理自己的期望和情緒? 過程中,我得到領悟。 面對溝通阻礙與關係窒礙,我先處理自己,化改變對方的期待為對自己的好奇,先檢視自己的「貢獻」及回應的方式,是否反而或可能激發了負面的互動模式,強化了對方的抗拒和防衛,使溝通越溝越糟。 在一段關係之中,沒有人是局外人。 二人關係的素質,我要負上一半責任。 關係是互動的結果,我們要看見自己是如何參與其中。 共勉之! 註釋. 1. 羅子琦 (2022 )。 《給愛一個機會:婚姻諮商》。 台灣:寶瓶文化。 資料來源: 本文選自《橋—婚姻及家庭季刊》。 第159期。 2022年9月.

  4. 2021年8月29日 · (一)大廳的對話:普通的問好,簡單一句早晨,卻可拉近距離,是示好的表達。 (二) 述事的對話:單純的向對方報告,彼此交換信息。 (三)交換意見:分享或交換對事件的看法丶意見與觀點,彼此可能因有不同的意見而有衝突。 (四)分享感受:就是遇上衝突,大家仍能坦然表達自己的情緒及感受,而不是避而不談。 (五)親密的對話:敞開心懷讓對方了解真實的自己,互相坦誠開放,不施壓力,通過聆聽了解對方,讓彼此的內心互相走近。 我曾多次向尋求改善夫婦關係的朋友分享,試想像一下,我們如在家連普通朋友的基本禮貌及示好都沒有,我們何以一步到位,回到親密和諧的階段? 所以我們先還原基本步,做到相敬如賓,釋出善意,才可以恢復感情交流,有機會重燃愛。 (乙)摒棄溝通的障礙﹕.

  5. 「親和坊」旨在為有需要的離異家庭提供一站式「以孩為本」的共享親職支援服務,協助離異父母及孩子療癒傷痛、學習新的相處模式,共建親職計劃,並讓孩子能與父母雙方保持穩定的聯繫,繼續擁有父母雙方的愛與關懷。 服務目標. 促進離異父母,有效地履行「以孩為本」的父母責任. 協助離異家庭的孩子過渡因家庭變遷所帶來的壓力. 提供親子接觸機會,讓孩子可在一個安全及友善的環境,與非同住父/母保持正面的接觸. 向公眾人士推廣離異父母責任及共享親職的理念. 服務內容 (給父母的服務) 「共享親職」輔導服務. 親職協調服務. 督導聯繫服務及交接. 「以孩為本」共享親職工作坊及講座. 治療性小組及課程. 同路人互助小組及義工服務. 服務內容 (給孩子的服務) 孩子適應輔導及小組. 服務內容 (給家庭的服務)

  6. 1. 離婚適應輔導. 協助離異夫婦: • 面對分居或離婚時所遇到的情緒困擾和心理衝擊. • 處理家庭生活轉變所帶來的問題和壓力. • 訂定生活目標. • 處理與離異配偶的衝突. • 解決管養子女的困難. • 協助離異父母瞭解子女的心理和情緒. • 處理於分居或離婚後的親子關係. 2. 兒童輔導. 協助離異家庭的兒童: • 適應家庭生活轉變. • 跟父母建立良好的親子相處模式和關係. • 處理於面對父母離異時的情緒反應和行為問題. 丙.離異階段情緒調適小組及講座. 協助離異人士調適離異階段所面臨的情緒衝擊,當中包括:衝突處理小組、舒緩情緒小組、婚姻調解講座等。

  7. 2023年12月1日 · 鄧文雪. 互相造就的愛情. 婚前準備服務獨特之處,就是協助準婚人士藉著討論每一個主題,加深彼此的了解,認識在兩人親密關係上的優勝之處及需要改善的地方。 在協調員的引導下,兩人進一步討論一些在結婚後可能面對的問題,從而踏上滿足和穩定的婚姻之路。 在提供婚前準備服務時,筆者常常聽到準新人期望加深跟對方的了解,期望創造一段美滿的婚姻。 筆者想起一對準婚人士,阿儀和阿朗 (化名)認識多年後,發現兩人在價值觀、性格上都很匹配,最後計劃結婚。 會談中,阿儀對阿朗提出一個詢問:「你平日是開朗健談的,為何我們在吵架時你總是不表達意見,這令我不知如何應對,有時更會懷疑你是否還愛著我。 隨後在「原生家庭」的討論中,阿朗表達自己在年幼的時候,父母經常爭吵,有時還出現激烈的衝突,令他感到恐懼、惶恐和不知所措。

  8. 2021年9月1日 · 加勒‧科貝拉出生於1984年,只是一個普通女孩子。 但是,她的經歷絕不平凡。 在她結婚之後不久,加勒很快就懷孕了。 可是,超聲波顯示出她的胎兒有嚴重崎型,是沒有腦部的。 因為相信孩子根本不能久活,醫生勸她墮胎。 加勒深信每個人都是天主的肖像,她堅持讓孩子出生。 最後,她的孩子出生後半小時便回到天父的懷裡。 在孩子的葬禮之中,加勒的內心有著一種說不出的平安,感染了每一個出席葬禮的人。 幾個月後,加勒再度懷孕。 可是,天主對她的考驗並未停止;她的第二胎嬰兒也是嚴重崎型,沒有雙腳。 雖然如此,加勒決定把孩子生下來,孩子出生不久就返回天父的懷中。 天主對加勒的考驗,並沒有減少加勒對天主的愛與信心。 加勒回憶說:「在我和丈夫的婚姻中,天主給我們兩個特别的孩子;但天主要求我們只陪伴孩子直到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