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DFB Pokal2:00 下午 EDT
    8月 16日@Phonix Lubeck
  2. 2019年12月16日 · 2019-12-16. 蔡曉琳。 網上圖片. 20年前,澳門回歸祖國前夕,離金蓮花廣場不遠的高士德一個普通家庭迎來了一個新生命,小女孩的父母給她取名叫蔡曉琳。 作為「回歸一代」,蔡曉琳說,她記憶中的澳門一直就是一個淳樸、安寧和國際化的城市。 從3歲起,蔡曉琳就接觸音樂。 起初她和大多數澳門孩子一樣學習西洋樂器,後受到外公影響轉學古箏。 蔡曉琳說,在當時的澳門,中國傳統民樂知名度並不高,還被一些人認為「老土」。 回歸後,隨着澳門和內地文化交流增多,越來越多內地民族樂專業人士選擇到澳門發展;澳門本地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也更加重視,學習中國傳統民族樂器逐漸成為澳門年輕人的新潮流。 儘管蔡曉琳的父母覺得女兒學金融、商業等學科會「更有前途」,但她毅然決定學習民樂,並成功考入中央音樂學院。

  3. 2021年5月13日 · 2021-05-13. 利園遊樂場1923年落成,將銅鑼灣變成娛樂集中地。 資料圖片. 希慎興業夥拍華懋投得加路連山道商業地,進一步擴大希慎銅鑼灣商業版圖。 其實,有「銅鑼灣大地主」之稱的希慎興業於區內發展已有約100年歷史,發跡過程貫穿着香港由漁港變國際大都市的變遷。 早於1923年,利希慎以當時的天價約385萬元向英資怡和洋行購入位於「銅鑼灣東角」的一大片土地,當時引起社會轟動,標誌着華商實力提升,亦為利氏家族奠下基業。 利希慎「利園山」建基業. 同年,利園遊樂場落成,將銅鑼灣變成大受歡迎的娛樂集中地。 及後1925年,利希慎請法國建築師在山腳興建富麗堂皇的利舞臺戲院,1927年竣工,為區內市民帶來粵劇及不同國際級文藝活動,這座山亦改名「利園山」。

  4. 2019年2月20日 · 香港文匯報記者柴婧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柴婧)教育對社會有移風易俗的影響力,本港非牟利機構「良師香港」近年發動非主修教育的大學畢業生進入基層學校,承擔相對輕鬆的教學任務,以便集中精力關心學生。 這班老師中,有的原本是地質學家、工程界精英,竟決定放棄高薪厚職,每月僅領取一萬元津貼,為的是要為孩子的成長出一分力。 「良師香港」已踏入第四年,已招募到34位項目老師,與19間基層學校配對,組織目前正展開新一屆項目老師的招募工作,對象是優秀、具多元才能的大學畢業生,大會會安排他們到基層學校任教,希望能培育一群具同理心又有熱誠的未來領袖。 「學生給我回應,是最好回報」

  5. 2016年11月3日 · 當代文人意趣. 莫士撝此次武漢展覽的策展人鍾嘉賢女士表示,大家都在談論中國當代水墨,並不是用墨和紙來畫畫就叫當代水墨,而是需要把文人精神再推進一步,或者是採用新的方式來表達。 莫士撝先生收藏研究中國藝術品40多年,豐富的積累在作品中體現,真的改變了中國當代水墨的一些想法,莫士撝先生在水墨畫方面的表達跟傳統中國水墨畫很不一樣,雖然他是外國人,但是他的水墨畫可能比中國人的理解更特別。 武漢在中國水墨畫藝術方面的傳統很厚重,在武漢舉辦這次展覽的目的也是想跟業界的大家一起探討,像莫士撝先生這樣的既有國際化背景、又有中國思維的人能否幫助中國水墨畫走出一條新的道路。 讀文匯報PDF版面. 相關新聞.

  6. 2016年7月26日 · 這詞語還有一個起源,是香港開埠之初便從印度招募了大量警察過來維持治安,他們大多是傳統包着頭巾的錫克人(Sikh),戲稱曰「大頭綠衣」,但因為當時慣稱印度人為「摩羅」,所以亦叫做「摩羅差」。 但這裡的「差」字,因為原指警察,本應是「差人」的「差」才對,但因為久而久之跟上述「阿差」的「差」字混餚,便由「猜」音變成「叉」音。 至於「摩羅」一詞,來自拉丁文moro,原指中東及北非膚色較黝黑的人種(但不一定特指黑人),其後引進了意、西、法等歐洲語言,想必是經過中外通商而傳入了廣東話,變成專指南亞人;位於港島太平山的摩羅街,英文是Lascar Row,「lascar」便是英語對南亞人的舊稱。

  7. 2017年12月1日 · 香港文匯報記者莫雪芝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顏晉傑、楊佩韻)今年,8間香港餐廳成功首次被評一星。 其中,「營致會館」開業3個月就取得一星米芝蓮榮譽,原來背後行政總廚蕭顯志於過去10年間摘得16顆米芝蓮星,亦曾在現為三星評價的粵菜餐廳「唐閣」工作,他認為只要「用心」就能成功。 8間今年成功首次被評一星的餐廳,包括以貴妃雞為招牌菜的「營致會館」、粵菜「怡東軒」、創新菜「Tate」、時尚歐陸菜的「Arcane」、由廚師發辦懷石料理的「Kaiseki Den by Saotome」、粵菜「御寶軒」、以海洋為主題的料理「The Ocean」及善於製作香煎牛油龍脷柳等傳統海鮮菜式的「Rech」。 「16星」總廚 用心諗新款. 「營致會館」行政總廚蕭顯志對開業3個月便取得一星米芝蓮榮譽感到十分興奮。

  8. 2021年3月29日 · 據資料所得,19位已退役的足球先生,有15人都曾經或正在擔任教練。 首屆足球先生得主梁能仁,與1991年度及1994年度獲此最高榮譽的陳炳安和譚兆偉,都曾加盟阿仙奴(香港)足球學校,其中陳炳安已成為足校技術總監。 曾跟3位殿堂級球星合作的高志超透露,足球先生具一定名氣,對推廣青訓有很大幫助:「香港與外國情況不同,我所接觸過的足球先生都不會有架子,光環褪去後,和常人沒太大分別,學校也願意給他們比一般人更優厚的報酬。 難得的是當他們接觸新事物時,都很願意放下身段,虛心學習。 當然亦有其他例子,轉任教練的足球先生當中,有3人也曾踏足商界。 以山度士為例,他在2008至09球季以主教練身份帶領晨曦捧得聯賽盃後,便轉向商界發展。 曾成立山度士足球學校的他,現時已是車路士(香港)足球學校營運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