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8日 · 本港接連發生學生輕生個案從事教育工作多年的歐陽偉豪Ben Sir對學童自殺的問題表示關注Ben Sir於5日到北角香港經濟日報舉行教家長做家長免費講座現場座無虛席名額限定80人最終有逾百人參加TOPick亦即時加開座位讓更多家長

  2. 2023年12月13日 · 唔明科學原理? 」家長宜先了解做錯原因再對症下藥不要只是責罵與壓力共存. 當小朋友面對壓力時特別是考試壓力Ben Sir表示父母先要給仔女知道考試是不變定律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考試競爭永遠存在考試次數亦跟壓力無關一年一次考試VS一年十次考試哪個壓力大? 」但當家長表示我想你今次考到…」這個就是學生壓力來源。 家長要令仔女學會跟壓力共存,於某些壓力之下,識得開心地滿足一連串的要求,開心地履行一連串的責任。 例如「一邊食雪糕,一邊溫書做功課」。 現場座無虛席,有6成都是爸爸。 讓孩子知道有得選擇.

  3. 2018年4月30日 · Ben決定移民英國時,沒想過移民後面對的現實問題。 我只知道只要我賣出香港那個未供完的樓,取回首期,已足夠在英國買一個正常的房子。 當住屋和女兒的教育問題能夠解決時,Ben曾告訴太太他最壞的打算是當Uber司機,不過他認為也不是問題。

  4. 2021年4月15日 · 對教育同樣有興趣的他,去年加入Ben Sir團隊,協助舉辦面試班及寫作班等,未來更計劃合作出書,一圓作家之夢。 回望中學艱辛歷程,Wallace指「壓力好真實」,入讀大學之後,學懂給予自己空間、時間慢慢適應,向成為紓緩專科醫生的夢想邁進。

    • Ben Parkinson1
    • Ben Parkinson2
    • Ben Parkinson3
    • Ben Parkinson4
    • Ben Parkinson5
  5. 2021年4月1日 · 加入Ben Sir團隊成助教 現時Michael是位大三生在讀書以外他亦把握機會拓闊眼界去年他加入Ben Sir團隊,與其餘4位助教一同舉辦讀書會、升中面試班等活動。他指自己甚為享受過程,

  6. 2018年4月24日 · 腦神經專科醫生馮斌熙指,大多柏金遜症是原發性的,但發原不明,其機制是由於腦幹內的「黑質」部位退化,未能產生足夠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Dopamine),令腦部指揮肌肉活動的功能受損,導致患者的活動受阻。 他表示,柏金遜症患者有以下常見徵狀,包括: 震顫: 每當靜止放鬆時,雙手平放在桌上數秒便震顫起來,活動時反而減少。 肌肉僵硬: 如舉起手腳時感到僵硬、難從椅子上起身、難以扣衣鈕等。 行動緩慢: 走路時起步困難且緩慢。 書寫困難: 字體愈寫愈細。 不是長者的專利. 目前,全港估計約有1.2萬患柏金遜症,普遍於50至70歲初次發病,所以有不少人以為柏金遜症是老人病,但實際約有一成病人在40歲前發病。

  7. 2019年6月18日 · 安樂死議題具爭議性,英國廣播公司(BBC)日前公開影片,採訪了一名長年為病人執行安樂死的比利時醫生。 他在影片開始介紹了瓶裝針劑,稱只要注射至靜脈內,就可令病人1分鐘內無痛離世。 他表示並不認為自己在殺人,而是在減輕病人痛苦。 影片中紀錄了醫生與病人見面情形,其中一名即將接受安樂死的82歲癌症病人就向醫生道謝,感激他讓自己能有尊嚴地離世。 Yves de Locht認為自己是在紓援病人臨終前的痛苦。 (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BBC在6月14日公佈一段8分多鐘的影片《Euthanasia doctor: ‘I don’t call it killing'》,內容環繞在比利時執行安樂死的醫生Yves de Locht及他的病人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