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Copa America9:00 下午 EDT
    6月 23日vs巴拿馬
    Copa America9:00 下午 EDT
    6月 27日vs玻利維亞
  2. 2010年9月16日 · 作者簡介. 卡斯頓‧勒胡 (Gaston Leroux,1868-1927) 父親是法國政府公共工程的承包商,勒胡家境優渥,自幼熱愛文學,但在父親的期盼下,轉往巴黎學習法律。 他在求學期間所創作的短篇小說、詩集時常獲獎。 三十一歲獲得法學學位,也拿到律師執照。 然而揮霍成性的勒胡在父親逝世之後,散盡遺產。 1890 年,勒胡擔任法庭書記,也寫劇評, 1894 年開始擔任《巴黎晨報》特派員,曾經親歷報導 1905 年的俄國國命,也曾報導巴黎一處歌劇院的地窖,在巴黎公社時期如何成為地牢。 1907 年,勒胡辭去記者工作,全心投入創作,以其文學造詣、法學專業、及多年的記者歷練創作小說,筆下虛實交錯,高潮迭起。

  3. 拉達梅斯:死亡的石扉關上了(La fatal pietra sovra me si chiuse...)… 這裡就是我的墳墓。 不會再看到陽光了,也不會再見到阿依達。 阿依達,妳在何處?至少要好好活着,不要知道我可怕的命運。 有聲音!…是鬼魂嗎。是眼花了嗎?不!是一個人。

  4. 這齣歌劇有兩首音樂非常有名。 一首在第3幕第2景,非利士人得美女大利拉之助而抓到大力士參孫,因而得以征服希伯來人,高興得在他們的神廟中開始舉行酒宴。 這時使用的熱鬧芭蕾音樂「酒宴狂歡舞」(Bacchanale),常常在音樂會上單獨演奏。 http://www.youtube.com/watch?v=YPgknqBXg8Y 另一首在第2幕第3景,大利拉誘惑參孫,要他告訴她他力量來源的秘密時所唱的二重唱「你的聲音敲開我的心扉」(Moncoeur s'ouvre à ta voix)。 有許多女中音歌唱家,在演唱會上單獨演唱此曲。 單獨演唱時,二重唱的參孫部分省略。

  5. 威爾第:歌劇「茶花女」前話.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分幾次來談威爾第的傑作「茶花女」。. 威爾第(Giuseppe Fortunino Francesco Verdi, 1813 - 1901)的歌劇作品,如改作也算在內,則共有28首。. 在 http://www.opera.org.tw/composer/verdi_c.htm 有很詳盡的威爾第的生平介紹 ...

  6. 尼古勞斯是霍夫曼的友人,在劇中又被定為女神繆思的化身。 女神繆思疼惜霍夫曼的詩作天份,想辦法不讓他迷戀世上女色,因此化成尼古勞斯一直跟在霍夫曼身邊,當霍夫曼迷戀這些女子時點破真相,讓他醒過來,回到詩人天職。 船歌的歌詞(法語)如下: Belle nuit, o nuit d’amour, souris a nos ivresses. Nuit plus douce que le jour, o belle nuit d’amour! Le temps fuit et sans retour. Emporte nos tendresses! Loin de cet heureux se jour, le temps fuit sans retour. 美之夜,哦,愛之夜,讓人微笑的醉意。

  7. 年輕時就被病魔奪去最愛的妻子與兩個小孩,以致自認自己無法寫喜劇,其作品多數為充滿緊張感與強有力的悲劇。. 其初期作品反映義大利的獨立運動情勢,寫下幾齣富有愛國意識的作品,其中『拿布果』一劇讓他名聲大作。. 到中期,創作方向轉為『弄臣 ...

  8. 2015年3月8日 · 弦樂四重奏曲第13號降B大調作品130完成於1825年11月,1826年3月首演,1827年出版時呈獻給俄國嘎里金(Nicolas Galitzine)公爵。. 有關貝多芬後期弦樂四重奏曲,請參閱本台「貝多芬:弦樂四重奏曲第12號降E大調」一文。. 當初,這首第13號四重奏曲的終樂章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