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7月30日 · 梁振輝 香港資深出版人. 近一個星期,有位資深報人在一個公開場合上發表了一些「打仔」言論,其後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大迴響。 就「打仔」這個既敏感又嚴肅的課題,筆者會用上四期的篇幅來論它一論。 「打仔」一詞專指父母打自己的孩子。 除本身的印象,筆者在寫此文前曾對一群有「打仔」經驗的父母以及有「被打仔」經歷的人士作出調查--「打仔」和「被打仔」的因由何在? 得出結果可歸兩類:「頑皮」和「學壞」。 形容「頑童」的劣行,書面語中會用「調皮」、「淘氣」、「搗蛋」、「不聽話」、「愛玩愛鬧」等;廣東人則用「曳」、「百厭」、「奀皮」、「反斗」、「星君」等從字面百思不得其解等字眼。 有了這些,「頑童」又多了「百厭仔」、「百厭星」、「奀皮仔」、「反斗星」和「星君仔」等別稱。

  2. 2018年1月9日 · 「疳積」,俗稱「生積」,常見於幼弱小兒,主要病徵是飲食反常、面黃肌瘦、腹部鼓脹、精神萎靡,所以做到精神萎靡就是「做到隻『生積仔』咁」,簡化之變成「做到隻『積』咁」。 有人認為「積(zik1)」的本字是「瘠」(文讀「zek3」,白讀「zik3」),只是讀時變調而已。 「瘠」者,瘦弱疲憊也;所以做到很疲勞就是「做到隻『瘠』咁」,可「瘠」不是「名詞」! 那位公認的文字學者則認為「積」的正字是「毄」。 據文獻,「毄」有打擊、勤苦用力之意,而「做到隻『毄』咁」就有「操勞」之意。 查「毄」讀「吃」,怎麼音變也轉不了「積」的讀音來,更何況給出的是個「動詞」,這教筆者如何「收貨」呢?

  3. 2021年6月16日 · 2021-06-16. 香港回歸24年,香港「一國兩制」實踐取得舉世公認的成功,但同時也存在着「積非成是」的認知誤區以及「變形」「走樣」的隱患,直至發生嚴重挑戰「一國兩制」底線的修例風波,有港人曾憂心忡忡:「一國兩制」還能不能搞下去? 在香港「一國兩制」實踐往哪兒去的關鍵時刻,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果斷出手為香港撥亂反正,確保香港「一國兩制」實踐回歸正確健康的方向。 中共中央通過國安立法和選舉制度優化,給香港帶來新氣象新機遇,也不斷豐富發展「一國兩制」理論和實踐。 是誰堅定捍衛了「一國兩制」? 事實擺在眼前,當然是中國共產黨!

  4. 2012年12月13日 · 近年香港青少年的肥胖問題日趨嚴重。 研究顯示,在接受訪問的9歲至12歲的學童中,分別有38%及57%女生和男生屬於超重,估計香港有超過五分一兒童人口達到超重或癡肥水平。 肥胖身軀除為兒童的行動帶來不便外,亦令他們錄得較高的血壓和三脂,對健康埋下了「計時炸彈」。 究竟本港青少年的肥胖成因為何? 不同持份者對有關問題又擔當甚麼角色? 下文將作詳細分析。 香港文匯報特約記者 李浩彰. 議題探索: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按教育局課程指引) 主題1:自我了解. 探討主題:個人在青少年期會面對哪些挑戰與機遇? ‧有哪些流行而顯著的趨勢會對時下香港青少年構成挑戰和機遇? 他們如何回應這些趨勢? ‧傳媒所傳遞的訊息和價值觀,對青少年有甚麼影響? 議題探索:全球化(按教育局課程指引)

  5. 2012年9月26日 · 《邯鄲記》這章收集作者隨意執筆所寫的不同散文,其中一篇《密碼時代》,令我反思良多。 現今流行的密碼,不管是登入網站、踏進家門,也可以隨處碰到。 當我們認為密碼效率極高、方便快捷時,只要忘記住宅大堂的密碼,那冰冷的系統就會把你摒諸門外。 這堅壁的阻隔,令駕馭萬物的人類被自己的發明所害;在現代科技下,無情的機器控制了人類的生活。 這似乎暗地裡意味著現代生活中,人們只懂得依靠平板木訥的密碼來有所行動。 情感,到底何去? 作者能從生活中的細微小事,比喻出令人深省的道理,令我的嘆服之情油然而生。 這書沒有寫滿生死情義、恩怨糾纏的情節,只有回憶與反思、關懷和感動。 相關新聞. 城大「光電」技術 平價秒測癌細胞 (2012-09-26) (圖) 拓電子教材計劃接86申請書 (2012-09-26)

  6. 2021年2月1日 · 相關新聞. 【苦渡疫海】傷的不只商家 還有他和她 廠佬轉開夜更的士 嘆貼錢開工 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升 本港貧富懸殊加劇 香港堅尼系數 22%打工仔月 ...

  7. 2017年9月23日 · 林世榮是林祖叔父。 林祖把大量流行民間的經典武藝吸納入林家洪拳,將洪拳的靈活性提升,並在原有的套路上編出徒手和兵器對拆套路,其中大量的兵器套路包括「劉家棍」、「蝴蝶隻刀」、「崑崙劍」。 此外,二戰後林祖繼承了灣仔藍屋,開設林家武館,當時一樓及閣樓留作自用,地下層則經營跌打館及開班授徒。 林家洪拳現掌門人、十二歲開始就於武館暨跌打醫館行醫濟世和傳授洪拳的林鎮輝當年就是與弟妹們在藍屋長大。 親身支持是次展覽,並即席表演洪拳的林鎮輝說:「猶記得在50年代時,每天早上都會跟弟弟們由石水渠街經堅尼地道跑上山頂操練武功。 每日黃昏時分,整條石水渠街都會擠滿着從武館下課的洪拳學徒。 劉家與林家不同,林家開班傳授武術,劉家則參演功夫電影,用另一渠道將洪拳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