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coverstory. MSW. Global. Our Next Chapter: The JESSICA Company. By Jessica Ng 02.04.2024. Global·FEATURES. Jane Yiying Zhang: Leading the Hydrogen-Powered Charge to our Green Future. @Work·Trailblazers. 以創意打造百年咖啡傳奇 | V3 Gourmet首席商務官 Maranda Barnes. People. 2024年度「卡地亞女性創業家獎」得獎名單揭盅 表揚33位「眾行至善」的實踐者. Global·EVENTS.

    • 時代變遷下共守「家」的價值
    • 家人永遠是最強後盾
    • 打破「雞仔嘜=保暖內衣」

    「最好的。給家人」是老字號雞仔嘜的宣傳口號,亦是品牌的核心價值。第四代傳人 Alicia 及 Jennifer 接手雞仔嘜時亦曾多留考量,但這個「家」的元素,還是在兩姊妹心中有無可動搖的價值,「我們考慮過會否不夠大眾化,令市場很狹窄,但其實現代的家庭概念很多元化,不一定指血緣關係的家人,你真誠關懷的人、朋友等等也親如家人,所以我們決定擴展『家』的概念,去延伸更多產品。綜觀幾代生意,無論營商模式如何改變,時勢如何變遷,核心的概念依然不變。」 想將溫暖帶給別人的人,大概心底都有一份溫暖,才可由自身出發,推己及人。Alicia 及 Jennifer 自小在溫馨的家庭氣氛下成長,深深感受到家人帶來的無限包容與支持,令兩姊妹堅守品牌的溫度與價值,「小時候跟爸爸到舖頭拜年,那個年代公司還會包伙食。員工上...

    傳承往往是一個品牌要面臨的生死存亡,但 Alicia 就指父母從未在品牌繼承方面施壓,兩姊妹接手生意,完完全全的出於自願,「爸爸媽媽給予我們很大自由度,但我們本身也很喜歡自己品牌的產品,又考慮到爸爸年紀大了,要怎樣承傳下去呢?我主修經濟學的,Jennifer 則讀設計,剛好能夠各展所長、互補不足。我倆曾到海外寄宿,共同生活過,由小到大都相處融洽,基本上生活圈子都二合為一了,更在同一天決定回雞仔嘜工作!我們的理念及方向很一致,真的甚少有爭拗,更多的是並肩作戰。」 「家人對我而言是最大的安全網,在外面跌倒了,家人總會接納及包容。我們共有四姊妹,另外還有親戚等都給予我們莫大支持,實在很慶幸有這個家。」Jennifer 感慨地憶起,數年前曾雄心壯志到內地發展,後來因兩地文化及市場差異而無奈放棄,讓她...

    接手家族生意後,二人的首要任務固然是新舊融合的挑戰。雞仔嘜這個歷史悠久的品牌在港人心中依然是「保暖內衣」的代名詞,但隨著時移世易,二人知道生意必須轉型,既要保留核心理念、維持對高品質的追求,同時亦要將「溫暖」延伸至更多元化的商品,「以前是透過羊毛內衣帶溫暖給顧客,現在反而希望做到形象化地把溫暖帶給家庭內的每位成員。我們的客人有八成都是媽媽,她們未必很重視自己的需求,卻會很著重小朋友及老人家的需要,因此我們會去想,一個家需要甚麼呢?然後再去拓展產品範圍。除了推出薄身的保暖內衣,亦會擴展至一年四季的衣物、男女時裝、防疫用品等等,無孔不入滿足一個家的需要。」 除了推出各種新產品,兩姊妹亦致力重塑品牌形象,將雞仔嘜帶到更多元化的領域,令它不僅僅停留在羊毛衣上,「上幾代人著重的是如何默默耕耘,做好自己...

  2. 2022年9月30日 · MAGIC STICK 是來自日本的新秀街頭潮流服飾品牌,由日籍設計師今野直隆於 2010 年創立,憑藉獨特的軍事設計和街頭的結合,將街頭文化音樂、電影等文化混搭並高密度融合,於亞洲潮流發源地日本佔有一席位。. 在是次聯乘服飾中,設計師將意式的優雅經典 ...

  3. www.jessicahk.com › tag › 蔡卓妍蔡卓妍 - Jessica

    如果阿Sa 跟阿嬌相愛了18年,你又愛她們多久了? 18年看似很長也可以感覺很短,相信大家都認同阿S... 04. 15. 2019 【香港金像獎2019】今年大愛Deep V!10 ...

  4. 現在購買包括泡沫潔面乳、多合一保濕精華乳液和防曬霜的moonshot for men套裝 ($398),更會附送G-Dragon造型照4張,各位粉絲立即行動吧! moonshot專櫃地址:銅鑼灣禮頓道77號Sa Sa Supreme 2樓 Text︰Tiff Chan Edit︰Joey Chen

  5. 現在為大家整合5個秋冬大熱髮型,就連港韓台的明星,如蔡卓妍、蔡依林和iu都是這樣剪,快點拿給你的髮型師看吧! 及肩短髮 如果你還是怕駕馭不了短髮,那可以學阿Sa和高海寧剪一個及肩短髮。

  6. 29. 03. 2021. 進入職場,該拋開的學生思維. 離開校園初戰職場,新鮮人都經歷著身份與思想的轉換 —— 此途,有人舉步為艱、屢屢碰壁,亦有人左右逢源、扶搖直上。 究其原因,是前者不進取,抑或是後者幸運? Text:Deborah Woo. 作者 Stephen R. Covey,寫過以下一段話:「你在梯子上爬得有多高或者有多快並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這個梯子是不是靠在一面正確的牆上。 校園是目的單純、講究公平的小溫室;職場則是複雜且多人無限制格鬥場。 兩套截然不同的系統,沿用同一 種思維,注定了「梯子靠錯牆」的下場。 一個人能不能盡快從「學生思維」中轉換過來,很大程度決定了前路。 所謂的「學生思維」並非貶義,卻是一種在學校管用,在職場裡讓人屢屢碰壁的思維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