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治療退行性髖關節炎分為保守治療及外科手術兩種方法。 保守治療主要包括物理治療及處方口服藥物。 物理治療著重恢復受影響髖關節的活動功能及力量,並同時鍛練附近肌肉增強承托及減輕患處負擔。 口服藥物則包括消炎止痛藥以緩解症狀。 患者同時可使用枴杖等助行器減低步行時髖關節負荷,恢復功能。 如上述方法無效,醫生可能會安排髖關節更換手術 (Hip Replacement Surgery)。 手術會移除損壞了的髖關節部分,並換上人造關節替代。 手術後物理治療師需根據新更換髖關節的構造及醫生的指示訓練該關節,方能讓患者回復正常功能。

  2. 4 天前 · 明醫網 > 麥煒和醫生. 醫生用於斷症或作出決定的思考模式,大致可分為以演繹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為基礎的鑑別診斷法(Differential diagnosis,dDx)和以慣性識別(Pattern recognition)為基礎的捷思法(Heuristics)。 電視劇《醫神》經常引用的便是前者,主角們首先會收集患者的詳細病歷,繼而推算出一切的可能性(即是dDx),再根據病情的吻合程度、病症的或然率、診查結果等等將其逐一排除,直至收窄到正確的答案。 傳統上,醫學院教授的便是鑑別診斷法(所以醫學生開口埋口也是「排除」這個、「排除」那個),不過,到了臨牀實戰,大部分醫生卻會轉而採用捷思法。

  3. 明醫網 > 傅卓明物理治療師. 所謂腳掌骰骨症候群 (Cuboid Syndrome), 是指腳掌中外側的骰跟骨關節 (Calcaneocuboid joint) 及骰跟韌帶受傷錯位,引發痛症。 其實人的腳掌是由多塊腳骨所組成,而骰骨便是連接腳跟骨及前腳掌外側第四及第五蹠骨的腳骨。 所以骰骨錯位便會引起外側腳掌在走路時感到疼痛不適。 個別患者對腳掌骰骨症候群的感覺不盡相同,有些患者可能會感到腳掌外側在走起路時感覺不自然,另外一些患者則會感覺腳掌在走路時好像踩着異物一樣,但不適感通常只有將體重壓在患腳時才會發生。 坐下、躺下或將體重移離患腳便能立時舒緩不適。 其他症狀還包括足部乏力、有時更會在骰骨周邊出現腫脹。 造成腳掌骰骨症候群主要有兩種原因:

  4. 2024年5月21日 · 我的命根斷了! 」老實說,前十字韌帶斷裂在運動創傷科門診很常見,但十多年來,我倒是第一次聽見有人以「命根」來形容它。 但我發覺十分貼切──前十字韌帶對於職業足球員來說,就如生命一樣,斷了,職業生涯也可能就此結束。 就如朗拿度、奧雲都曾經歷前十字韌帶斷裂,大家不難發現,他們傷後重回球場,水平已大不如前。 因運動創傷而令前十字韌帶斷裂,在世界各地十分普遍,如美國每年約有二十萬名運動員因而接受手術。 在本港公立醫院,每年接受前十字韌帶重建的病例,約達1,200至1,500宗。 很多外國文獻和本地研究均指出,有些危險因素會令某些運動員特別容易弄傷前十字韌帶,例如腿部的肌肉力量不足、或平衡能力特別差,而女士前十字韌帶斷裂的機會比男士高出四至五倍。

  5. 2024年5月21日 · 運動解說. 開始時,以單手撐起身軀,前後腳放凌空抬起身軀成一直線,保持平穩;腰部、臀部別墮下,另一隻手舉高揮動Flexi-bar。 過程需注意收腹、手臂垂直,每邊手做45秒至一分鐘。 此動作有效鍛鍊全身及核心肌肉,更有效改善平衡。 此動作有助收緊手臂bye bye肉。 開始時,前後腳站立,雙手放後,垂直手臂,握實棒身中央位置,手腕骨保持自然弧度,開始揮動Flexi-bar。 過程收緊腹部,放鬆肩膀,固定手臂、手肘及肩膀(別晃動手臂),只用手腕陰力震動棒身。 此動作做45秒至一分鐘。 揮動Flexi-bar時,手臂伸直,手腕骨需維持自然弧度,別過分屈曲或彎下,固定手腕及手肘關節,若需曲臂,則要保持微曲,固定關節,「唔好又曲又直」,否則很難令棒身震動。 相關文章.

  6. 肋骨骨折 (Rib Fracture) 是一種常見的骨科受傷。 當胸腔肋骨承受猛烈的衝擊力,便有機會骨折。 人體共有十二對肋骨。 通常造成肋骨承受猛烈衝擊的原因包括交通意外、意外跌倒及參與接觸類型運動 ( 例如格鬥技、冰球、橄欖球)。 此外,由運動 ( 例如高球或划艇) 造成的重複性損傷及長時間的咳嗽亦有機會造成肋骨骨折。 另外,患有骨質疏鬆症或骨癌患者亦會較容易因衝擊而造成肋骨骨折。 由於大部份肋骨骨折只是僅僅骨裂,肋骨並未斷開,所以不會造成更嚴重的受傷。 如肋骨骨折斷開,斷骨有機會插傷附近血管或內臟,造成更嚴重傷害。 第一至三根肋骨斷開後,尖骨有機會刺穿附近的大動脈。 第四根以下的中段肋骨斷開後則有機會插傷肺部。 第十一及十二根肋骨由於比較有彈性,所以較難斷裂。

  7. 2019年2月1日 · 【明報專訊】前線醫護人員經常抱怨文件工作愈來愈多,醫學生博客Dr Who在facebook專頁表示,護士派藥奉行「3 Checks 5 Rights」(三核五對),即要核對3次病人身分、服藥時間、藥物名稱、藥物分量及服藥方法,他指就算護士懂得「rap(說唱)」,每種藥都要講逾1分鐘,一個病人起碼要「rap 5分鐘」才派完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