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Euro 2016 Qualifiers終場
    11月 20日@烏克蘭
    D
    0 - 0
    European Championship Finals7:00 下午 UTC
    6月 15日vs阿爾巴尼亞
    European Championship Finals7:00 下午 UTC
    6月 20日@西班牙
  2. 2015年2月15日 · 1. 一年生產46億粒金莎朱古力. 費列羅集團這個全球甜食巨企是世界第四大朱古力生產商,主打朱古力榛子產品,旗下除了港人熟悉的金莎朱古力(Ferrero Rocher),還有榛子朱古力醬Nutella、Kinder朱古力及Tic Tacs,在全球大受歡迎,集團每年營業額逾90億美元(約698億港元)。 費列羅集團一年所消耗的榛子果仁佔全球產量20%,集團每年生產46億粒金莎朱古力,銷售往全球逾130個國家和地區;平均每2.5秒就賣出一瓶榛子朱古力醬Nutella,比人類誕生的速度 (每8秒誕生1個人)還要快。 全球每2.5秒就賣出一瓶Nutella榛子朱古力醬。 (相片來源:法新社) 2. 金莎靠榛子醬起家.

  3. 2021年8月3日 · 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屬本地最早一批推行三文四語的學校,除了英語、普通話外,學生可選修法文、德文、西班牙文和日文。 該校自2001年轉為直資,屬首間於同一校園內開辦中小學課程的「一條龍」學校,現正招生小一生。 位於深水埗區、1965年創校、屬天主教的直資一條龍學校聖瑪加利男女英文中小學(下稱「聖瑪加利」)。 據小學概覽資料,2020/21學年,小一至小六均小班教學,每年級只有2班,初小兩班分三組上課,實行跨班課程及小組輔學,令程度相若的學生一同學習,而高小主科英中數常分三至四組上課。 學法德西班牙或日文. 小三開始必修法文、德文、日文或西班牙文,以求達至「三文四語」。

  4. 41歲的陳卓豪是城門之源 Go Getters 學校負責人,協助有毒癮、打機癮等癖好的年青人,建立自學能力及尋找發展路向。 卓豪相信生命有take two,全因他年少時亦曾誤入歧途,在二次人生中學懂做選擇。 卓豪生長在破碎家庭中,父親是一名癮君子,與他素未謀面。 媽媽因工作關係,常將他交給不同人照顧,母子每兩星期才見一次面,母親對他來說很陌生。 卓豪以自身經歷給予青少年輔導和支援。 (黃建輝攝) 因缺乏家庭溫暖,卓豪開始與損友四處流連,其後更加入黑社會尋找歸屬感,並染上毒癮。 直至18歲被捕時,媽媽始知他吸毒,但仍不知如何與兒子溝通。 卓豪被轉介至自願戒毒中心後覺得沈悶,1個月內曾偷走兩次,第一次被接回來,第二次是他自願要求回來。 其實一踏出門已覺得選擇錯誤。

  5. 2021年8月16日 · 一心養病,放下了卻變得豁然,病情因而好轉了。 他2003年因病碩士停學,3年後再重拾學業,2009年再讀博士,畢業後現從事科研工作。 大病一場的得着是看通了。 「以前我好執着,會考8A,其餘兩科拎B,我好唔開心,每件事都追求完美。

  6. 2023年4月11日 · 法官早前裁定,龔如心遺囑提及由中國總理及聯合國秘書長組成監管機構,法官基於兩人不能受香港法庭及法律規管,故不能承擔受託義務,並認為基金是否能續成為遺產受託人,須先符合「財政隱健」及「合適和恰當」的準則之附加條件,有關爭議將於7月4日於高等院進行,預計需時3天。 龔如心胞弟龔仁心及兩名胞妹龔中心和龔因心,原為華懋慈善基金理會成員。 庭上披露,華懋慈善基金理事辭任,於年初已由邵氏基金主席陳偉文等高層出任理事,而基金一方仍未就7月之聆訊呈交所有誓章等證據。 法官對基金更換理事表示關注,並提出一連串疑問,包括新任理事如何處理華懋慈善基金財務狀況,基金如何符合法庭早前裁定之「財政隱健」附加條件,以及基金早前涉及兩宗訴訟之判決,新任理事將如何處理。

  7. 2018年8月28日 · 爺爺是一位惹人嫌的老頭,狡猾,壞心眼又懶惰,而且還會虐待媳婦。 媽媽,姊姊和我都吃了他不少的苦頭。 文中寫著爺爺去世的前幾年起,有痴呆的症狀,不過痴呆的方式有點奇怪,例如會從她的存錢筒中偷錢、偷看別人洗澡等,她甚至覺得爺爺是故意扮痴呆。 內心一直不喜歡爺爺的櫻桃子,看到他去世時,因為樣子變得太滑稽,竟不自覺地笑了。 她在文中寫著: 我認為爺爺過世簡直就像死了一隻不足惜的蟑螂。 回到爺爺的房間內探查──沒有任何人在哭。 能夠讓每一個人都不會惋惜而離開的爺爺,真的不是件簡單的事。 她又諷刺地用文字寫下爺爺死後所作的貢獻──葬禮中美味的便當,形容這是「爺爺第一次為他人所作的好事」。 櫻桃子想要漫畫中的「友藏」爺爺。 (影片截圖)

  8. 2023年6月20日 · 上訴庭早前指《國安法》指定法官、高院法官陳嘉信處理一宗民事商標案件的判詞涉嫌「司法抄襲」,將案件發還重審。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認為,事件中,原審法官犯錯並成為上訴理由,經公開審訊,由上級法院有效處理,矯正下級法官錯誤,反映本地法律制度公開透明,有非常高的自我修正能力,以及良好的上訴機制。 林定國接受電台訪問被問到,有高等法院法官涉嫌「司法抄襲」,事件會否影響公眾對本港司法公正的信心,他回應指,事件中,原審法官犯錯並成為上訴理由,經公開審訊,由上級法院有效處理,案件當事人得到公平機會。 他認為,反映本地法律制度公開透明,有非常高的自我修正能力,且上訴機制有效。 他補充,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亦運用了合適的方式,確保類似錯誤不再出現。 林定國:國歌不容任何貶損 若出現問題當局不能坐視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