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正選
    後備
    入球
    黃牌
    紅牌
    上陣
    賽季 202338
    3
    20
    4
    0
    41
    超級聯賽終場
    5月 19日@車路士
    L
    1 - 2
  2. 2023年5月28日 · 即時體育. 2023年5月28日星期日. 話題|回顧英超初哥盧頓波折重重31載 (23:08) 圖3之1 - (Getty Images/明報製圖) 盧頓昨在英超附加賽擊敗高雲地利後,來季將升上英超作戰,是球隊繼1991/92球季從末代英甲降班後,再次重返頂級聯賽作戰,同樣亦是球隊首次在英超出戰。 就讓我們來回顧這31年,這支1885年成立的老牌球會經歷了甚麽。 在1991/92年球季從末代英甲降級前,其實盧頓的成績並不差,他們在英甲征戰十載,更在1988年聯賽盃決賽以3:2擊敗阿仙奴,贏得球會唯一頂級盃賽冠軍。 但降班後,盧頓經歷了一段起伏不定的動盪時期,1992/93年球季,盧頓在新建立的英甲(現英冠)中排名第20。

  3. 2024年4月16日 · 上一篇. 男子接受胃鏡檢查時休克後不治 遺產管理人入稟向涉事醫生及醫療中心索償 (16:54) 圖1之1 - (資料圖片) 43歲男子約3年前因胃氣問題在日間醫療中心接受胃鏡檢查期間休克,其後送院搶救不治;事主的遺產管理人昨 (15日)入稟高院,控告涉事外科專科醫生及醫療中心追討賠償。 原告為死者黎紹康的遺產管理人何燕惠,被告分別為外科專科醫生劉邦茂和前稱「尚正外科手術及內窺鏡中心有限公司」的天行外科有限公司。 入稟狀指,死者於2021年6月10日死亡,原告認為是由兩被告的疏忽或違反違反照顧責任及或違反隱含的契约條款導致,故入稟追討賠償。 翻查報道,死者生前因胃氣問題而求診,被診斷患胃痛、打嗝及排便不規律,並於6月10日接受食道胃十二指腸及大腸內視鏡檢查。

  4. 【明報文章】美國制裁港官名單公布後,港府一方面「強烈譴責」美國「卑鄙無恥」,另方面卻刻意淡化制裁影響,說是「不痛不癢」,即使呂奇復生亦有不及。然而據正常邏輯,不會有人對沒用的行為有強烈反應,兩者其一必屬煙幕。林鄭月娥說反正「不嚮往去美國」、「在美國沒有資產」,怎 ...

  5. 2021年8月12日 · 2021年8月12日星期四. 青年因販毒案「白坐監」近5年 張達明質疑涉事「師爺」有不誠實案底 律政司證據不足仍續檢控 (19:39) 圖1之1 - 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資料圖片) 20歲青年2016涉企圖販毒案,原被判囚23年,上訴庭昨(11日)裁定青年上訴得直,推翻定罪和判刑。 代表上訴人馬家健的港大法律學院首席講師張達明今(12日)表示,當時建議馬家健認罪的是一名案底纍纍的「師爺」,馬家健認罪後還押,其間有囚友認為案件有問題,馬家健才改聘律師團隊,並改為不認罪受審。 當時主審法官已多次質疑,控方是否應繼續檢控,但控方堅持起訴。 雖然現在上訴得直,馬家健卻在黃金時間白坐了近5年監。 律政司回覆查詢表示,會研究上訴庭的判案理由書和相關資料並適當跟進。 海關亦稱會研究上訴庭判辭。

  6. 2021年4月21日 · 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馬道立今年1月正式退休,近日「復出」擔任仲裁和調解員。 香港國際仲裁中心的仲裁員名冊顯示馬道立將於香港新加坡和英國執業其履歷則顯示報稱辦事處分別位於本港著名大律師辦公室Temple Chambers、新加坡的David Chong Law Corporation,以及英國倫敦的Brick Court Chambers。

  7. 2023年12月9日 · 本港史上首名征戰英格蘭頂級聯賽的傳奇名宿張子岱,最近推出自傳《球王張子岱傳奇》述說球員生涯經歷。 已年屆82歲的「阿香」今午(9日)出席新書發布會,稱著作來得比預期遲,令不少中生代球迷錯過認識其名字的機會。 張子岱自傳由其本人親自口述人生點滴,並由著名作家沈西城執筆。 新書發布會吸引約50人到場支持,包括港足名宿兼前帥郭家明、全國政協前委員劉夢熊等。 阿香坦言若能再早點推出,可讓更多年齡層的球迷記得其名字,「畢竟已退役多時,加上香港足球稍為失色。 現在認得我的都是老球迷,中、少年球迷就少一點」。 曾在1960至62年進軍英甲球會黑池的阿香,踏入耄耋之年後精神狀態仍不俗,他表示退休生活從簡,主要留在家中,偶爾落街逛逛,並透露維持健康的秘訣,是保持心境樂觀,「保持開朗,做人順其自然。

  8. 2021年12月15日 · 【明報專訊】中銀香港副董事長兼總裁孫煜表示,結合大灣區規劃提出的「建設國際金融樞紐」以及「發揮香港在金融領域的引領帶動作用,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可以抓準香港金融發展的新坐標,以自身獨特優勢引領大灣區打造國際金融樞紐;建議多方面採取行動,包括加快發展創新金融,配合大灣區打造國際科創中心,未來可進一步推行便利新經濟產業公司來港上市的改革,可研究把生物科技企業上市集資的特殊安排,擴大到其他創科領域。 上 / 下一篇新聞. 兩地商口岸管理 李家超:通關「隨時待命」 林鄭稱難採計分制 籲讓急需者先取配額. 廣州天津現Omicron 港無收緊入境 食衛局:發現並可能輸出才列高風險. 港大研究:1/5打復必泰者可抗Omicron 科興失效 劉宇隆料需靠二代疫苗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