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正選
    後備
    入球
    黃牌
    紅牌
    上陣
    賽季 20230
    0
    0
    0
    0
    0
    歐洲聯賽冠軍盃終場
    7月 18日@Breidablik
    L
    1 - 2
  2. 2017年7月16日 · 1. 萬事起頭難? 萬事起頭都很簡單. 這時候,我都會提示大家:「你們看到的是已經運行了好幾個月的專案筆記結果,但是當專案一開始的時候,其實都是從空白的筆記開始,然後一兩則任務慢慢添加上去,隨著專案進行,更多任務出現,筆記才慢慢變得完整。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要製作這樣的專案筆記就一點都不難,因為並非一開始就製作出複雜的專案計畫,也不是要花什麼特定時間去規劃出複雜的專案, 而是從專案初期開始: 每次花個 不到兩分鐘的時間 ,把新任務排入空白專案中。 日積月累,自然就完成了複雜的計畫結果。 從結果來看,好像很高難度。 但是從過程來看,其實不過是「每次兩分鐘加入新任務」的 「超級簡單」步驟 而已。 2. 思考阻力:那些要想一想才能開始的行動.

  3. 2018年2月18日 · 我通常都是打開 Evernote 筆記 App ,切換到 「訊飛輸入法」,只要保持螢幕開啟,就能持續地進行語音轉文字的記錄。 在實際的使用情境上,首先要提醒大家,不要在會干擾他人、對自己有風險的情境中做這些事情。 例如我不會在開車時這樣做,也不會在照顧孩子行動時這樣做。 那麼我的使用情境有哪些呢? 例如我最近在 養成走路習慣 ,走路與運動時我就常常這樣利用語音轉成文字做筆記。 或者我在家裡打掃時、整理衣服時、做料理時、洗碗盤時,我都常常這樣一邊利用語音轉文字做筆記。 而且行動時思考,效果真的很好 ,我有根據自己的測試寫過文章:「 利用午休散步時間解決難題,走路與大腦思考的測試 」。 其實這些零碎的時間加起來,我有算過,可能一天中就能多累積一個小時以上的寫作時間,這能夠累積很多草稿量了。

  4. 2016年8月27日 · 1. 沒心情做這件事情? 那就拖延他,去「做其他事」 那麼,來看看我怎麼用拖延對付拖延。 我常常會在要開始做一件表訂之事時,就開始覺得心情低落,缺乏鬥志,當然這些都是藉口,事實上就是我沒心情去做那件表訂之事,這時候怎麼辦? 那就拖延他吧! 我會趕快去找另一件想做的事情來做。 而因為我拖延了原本一件重要事情的罪惡感,我或許會更認真專注去做另外一件想做的事情,而且還把他做得很好! (這通常發生在,工作上有一篇文稿暫時沒心情寫,於是換成去寫一篇部落格文章,結果寫出一篇我自己跟讀者都很滿意的文章。 拖延最大的問題不是沒有完成表訂之事,而是「什麼都沒做」! 去做你想做的事情,比現在什麼都不做好。

  5. 2021年2月2日 · 步驟1:快速獲得 YouTube 影片的完整字幕. 首先,當想要看一部 YouTube 影片,但實際上不是真的需要「看影片」,只是想要更快速獲得影片中的知識內容時,要怎麼「閱讀」這部影片比較快呢? 如果影片有提供字幕,或是影片是英文可以自動轉換出英文字幕時,都可以採用下面的做法。 可以利用「 You-tldr 」這個網站 ,不需註冊登入,只要使用最基本功能即可。 把 YouTube 影片網址貼上,按下「 Transcribe 」,就能導入右方的「完整」字幕欄(預設每 15 秒一欄字幕)。 支援英文、中文字幕,只要影片本身有字幕。 但是預設只能導出影片的主要字幕(例如影片同時有中英文字幕,但英文字幕為主要字幕,就只能導出英文字幕)。

    • Dylan Watts1
    • Dylan Watts2
    • Dylan Watts3
    • Dylan Watts4
  6. 2018年2月12日 · 作者: Esor Huang 2月 12, 2018. 我們當然想找到解決難題的方法,不過除了 思考技巧 外,搭配生理的技巧,或許可以事半功倍。. 前陣子閱讀《 生理時鐘決定一切 》這本書,其中「腦力激盪的最佳時機」章節,提到了兩種生理節律有助於激發創意,一個是「分心 ...

    • Dylan Watts1
    • Dylan Watts2
    • Dylan Watts3
    • Dylan Watts4
  7. 2018年3月12日 · 時間,是一種客觀計量的數字。 時間,也是一種主觀感覺的行動。 今天這篇文章,名之為「隨筆」,因為我講過很多利用時間的方法。 所以這篇文章,我想用故事、感受,來分享時間管理的某個關鍵心態。 在現實中,我們因為更多的責任與工作,而讓時間計量看起來變少了,但是這不一定代表主觀上,我們可以創造的 優質時間 變少。 客觀上,我們的時間不再能夠塞入更多事情。 然而主觀上,我們依然可以在時間中創造價值與產值。 我這一年來,在生活中也有這樣子的體悟。 去年我的小朋友誕生後,我發現自己生活中有個有趣的改變,就是我因為生病而沒辦法做任何工作的時間很明顯的變少了。 這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我發現自己更少生病。 因為我開始感受到當自己生病的話,就沒辦法照顧孩子,這會讓孩子跟老婆的生活節奏受到很大的影響。

  8. 2016年12月13日 · 1. 有技巧的探索大腦,並列清單. 2. 把大腦的壓力定期清空. 3. 把焦慮置換成下一步行動. 從而就像真的做了大腦 SPA 一樣,可以有全新的戰鬥狀態面對接下來的挑戰。 後來我甚至不一定每週做一次,而是週間壓力很大,工作迷茫時,都利用了這樣的筆記方法。 關於改善工作生活上的情緒與低潮,你還值得閱讀這些文章: 五個步驟讓我們開工日不會面對處理不完的工作壓力. PIANO 慢慢來,義大利口頭禪教我的五個工作哲學. 我用來擺脫情緒枷鎖的十種方法. 具體實踐上,我的大腦 SPA 筆記有下面這些步驟。 1. 列出目前大腦中真正關注的幾個領域. 我會打開一張空白筆記,然後先思考第一個問題:「 目前在我大腦中擔心、關注、期望的領域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