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5 天前 · 控方案情主要指出,在2020年7月1日至2021年1月7日期間,十六名被告與其他人士達成協議參與一項謀劃,以非法手段嚴重干擾、阻撓或破壞香港特區政權機關依法履行職能,旨在顛覆國家政權。

  2. 2023年9月14日 · 憑藉在物理方面的卓越成績,毛蔚被清華大學破格錄取,之後又以優異的成績獲得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全額獎學金,取得博士學位,開始接觸光通訊和無線通訊的相關研發,研究領域包括4G和5G通訊、汽車雷達等。 剛剛畢業的毛蔚就收到美國矽谷企業的邀約,開始從事半導體研究工作,短時間內就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年薪達到百萬美元。 堅守「中國芯」、打破美國壟斷. 雖然身在美國近20年,但毛蔚始終心繫祖國,而她亦逐漸意識到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全方位打壓及嚴密的技術封鎖。 2014年,毛蔚決定放棄在美國擁有的一切,與丈夫白昀回國創業。 他們在江蘇省南通市成立飛昂通訊高科技公司,毛蔚曾說:「在美國發展得再優秀再好,那也不是我最熟悉的家鄉,最熟悉的家鄉需要我!

  3. 2023年8月25日 ·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今年6月已批評,IMF和世銀是讓富國而不是窮國受益,該兩個機構對新冠疫情的反應「完全失敗」,從而讓幾十個國家深陷債務危機。 美西方國家將全球各國劃分為兩極,是政策錯誤的根源;沒有長遠和宏大的目光,謀劃全球未來的發展,是不得人心的作為。 金磚機制的成功,美國應好好汲取教訓。 圖片來源:新華社. 請Follow我們的YouTube頻道: https://bit.ly/2kgU8qg. 下載我們的手機應用程式,收看第一手精彩內容: https://www.speakout.hk/app. 瀏覽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peakout_hk/?hl=zh-hk. 標籤.

  4. 2023年7月13日 · 今年3月初美國情報機構發布年度威脅評估報告聲稱,中國是美國面臨的最大國家安全威脅,並稱中國繼續尋求與俄羅斯深化夥伴關係的原因之一,是為了削弱美國的實力和影響力。 中方當時已立即駁斥美方的有關報告罔顧事實、顛倒黑白。 美國執意將中國作為最嚴重的地緣政治挑戰和競爭對手,全方位打壓遏制,是中美關係緊張的根本原因。 華盛頓高層近期頻頻展開與中方接觸,美國助理國防部長拉特納更罕有地約見中國駐美大使謝鋒,雙方進行了90分鐘會談。 謝鋒亦就中美兩國和兩軍關係闡明立場,要求美方採取行動,排除障礙,謹慎處理台灣等重要敏感問題,與中方相向而行,推動兩國兩軍關係逐步重回正軌。 美國當局若有心恢復美中軍方的接觸對話,第一步就先要撤銷對中方將領的制裁,原則性問題不解決,其餘的亦無須多談。

  5. 2023年11月13日 · 美國此舉的是否有其他計算? 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所長何濼生,在接受《港人講地》訪問時,就為中美關係的未來發展把把脈。 何濼生:「中美關係,我的看法,是可以看高一線。 習拜會應該短期內會出現,大家見到種種跡象,雙方緩和的氣氛,是逐漸催生的。 美國不可能靠攏中國,不是靠攏中國而是想緩和關係僵硬的情況。 表面上很強硬,但是很多方面,大家看到有些暗湧,似乎已經開始少許緩和的跡象。 何濼生:「因為美國國內問題,尤其是33萬億美元是非常巨大的國債,很多方面需要中國幫忙解決,而其中一項就是很難壓低的通脹,如果中國商品,能較順利進入美國市場,減少關稅,可望緩和通脹這方面的問題。 新一輪以巴衝突已經造成超過1萬人死亡,在中國極力斡旋之下,這場戰爭有無機會得到和平解決?

  6. 2023年8月21日 · 最新的間諜個案,涉及一名1984年1月出生的疑犯郝某。 據公布,疑犯是國家部委的幹部,在日本留學期間,因辦理赴美簽證事宜與美國駐日本使館官員泰德結識,泰德通過請客吃飯、贈送禮品等方式與郝某逐步建立密切的關係,並請郝某幫助撰寫論文 ...

  7. 2021年11月12日 · 香港大學早前曾發律師信要求支聯會移除涉嫌違反《港區國安法》的「國殤之柱」,事件擾攘多時,「國殤之柱」至今仍豎立在港大校園。 創作「國殤之柱」的丹麥雕塑家高志活 (Jens Galschiøt)今日(12日)發出公開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