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5日 · 英方在新聞稿中提及,卓雅敏在與許正宇會面中提出,關注在2020年國安法起香港的自由權利惡化、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案件,及近期《基本法》23條立法等。 她提及,持有BNO護照在英港人的關注,包括警方國安處先前懸紅通緝多人。 英方補充,與許正宇會面期間,雙方提及多個務實合作範疇,包括金融穩定、打擊非法金融行為,及綠色金融保持領先地位。 許正宇昨(24日)在社交網站表示,會上強調《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的根本目標,是更好保障香港居民及在港人士的基本權利及自由,有利營商環境、全力推動經濟和金融發展。 英方又表示,卓雅敏早前在京與鄧勵會面期間,關注任何對英國民主制度的干擾,並強調一定會將英國的國家安全放在首位。 她促請,中方取消對英國國會議員及英國國民的制裁。 相關字詞﹕ 編輯推介 卓雅敏.

  2. 2024年5月14日 · 即時港聞. 2024年5月14日星期二. 港人涉違英國國安法 葉劉淑儀稱英方指控內容不符經貿辦角色 (12:30) 英國昨日以國安法起訴3名男子,涉嫌在當地為香港從事情報工作,包括一名香港駐倫敦經貿辦職員。 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稱對事件感到震驚,認為指控嚴重及奇怪,指控內容亦非經貿辦的工作一部分,質疑英國的國安法定義廣闊及模糊。 據了解,當地控方指被捕經貿辦職員為香港情報組織工作,指示另外兩名被告監視在英的本港民主派人士及示威者。 葉劉淑儀認為特區政府應要嚴正向英方交涉,了解「發生咩事」,以及英方有何證據和是否有足夠法律理據,同時要為受影響僱員提供法律援助。

  3. 2023年11月3日 · 圖1之1. 【明報文章】以推動性傾向平權為目標的「同樂運動會」,今天開始在香港舉行,亦是亞洲區首度舉辦這項活動。 但運動會未開始,即引發建制派內部「互相撕殺」,明天會出任同運會主禮嘉賓的行政會議召集人葉劉淑儀,更備受攻擊,要求她辭去行會召集人一職。 葉太因此大動肝火,批評事件涉及區議會選舉,更斥責有人違反中央提出「不抹黑」的選舉文化。 不過,亦有反對同志平權的議員翻葉太舊帳,重提她在2018年支持人民力量陳志全在立法會提出平權議案。 至於民建聯亦加入戰團,今日到政總示威,反對同樂運動會。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4. 2024年4月24日 · 【明報文章】23條立法後,香港嘗試重建國際聯繫,其中一個較大挑戰是與西方國家政府及民間的關係。最近有英美官員相繼訪港,但都表現低調。負責印太事務的英國外交、聯邦及發展事務部國務大臣卓雅敏(Anne-Marie Trevelyan),筆者聞悉她昨以香港作為訪華行程最後一站,消息指將與財經事務及 ...

  5. 2023年12月20日 · 加拿大菲沙研究所及美國加圖研究所公布最新一份2023年全球人類自由指數排名,香港在指數中延續跌勢,由2022年排第34位再跌至46位,鄰近新加坡則維持在44位。 其中,香港在經濟自由分項雖續僅次新加坡續排第二,在人身自由分項則由62位再跌至82位。 在集會及結社自由中,香港更在165個地區中排第146位。 法治及言論自由分數均下跌,治安分數則有微升。 報告根據2021年多個範疇自由指數編定。 兩個研究所在報告中說,由於香港個人及公民自由大幅倒退,加上個人及經濟自由兩者間的關聯,預期香港經濟自由也會進一步下跌。 瑞士、紐西蘭及丹麥分別排指數三甲,在東亞地區,台灣(12)排名最高,其後依次是日本(16)、南韓(28)、香港(46)、蒙古(59)及中國內地(149)。 《明報》正向港府查詢回應。

  6. 2024年4月11日 · 【明報專訊】愛爾蘭國會周二(9日)以88:69票反對,選出37歲愛爾蘭統一黨黨魁哈里斯(Simon Harris)為總理,是該國歷來最年輕總理,接替上月以個人及政治原因請辭的瓦拉德卡。 哈里斯發表演說稱,愛爾蘭絕不能認為和平是理所當然,他承諾會捍衛並履行作為促進北愛和平的《貝爾法斯特協議》的保護者和擔保人角色。 愛爾蘭統一黨現與共和黨及綠黨共組執政聯盟,哈里斯誓言以「團結、協作和相互尊重」精神領導聯合政府。 愛爾蘭下屆國會大選將於2025年3月舉行,今次是4年內聯合政府第3次換總理。 (BBC) 相關字詞﹕ 哈里斯(Simon Harris) 總理 愛爾蘭. 上 / 下一篇新聞. 波音生產醜聞擴大 FAA調查國會召聽證. 美國首例 校園少年槍手父母遭重囚. 車臣禁節奏「太快或太慢」音樂.

  7. 2023年12月14日 · 後一種態度推到極致,就是哈佛大學的幾十個學生團體在戰爭爆發後發布的公開信。 信中說,以色列「對所有正在發生的暴力事件負有全部責任」。 這封公開信雖然態度極端,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部分美國年輕人的態度傾向:在美國的精英大學裏,同情巴勒斯坦的師生不在少數。 他們多次舉行校內遊行、靜坐等活動,抗議以色列對巴勒斯坦的長期壓迫。 於遊行中,有一些標語口號經常出現。 在支持以色列的人看來,這些口號過界了。 比如帶有「intifada」一詞的口號——這個詞在阿拉伯語的意思是「起義」。 在歷史上,曾發生兩次巴勒斯坦大起義,分別始於1987年及2000年。 兩次起義都造成數以千計的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