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正選
    後備
    入球
    黃牌
    紅牌
    上陣
    本季7
    1
    7
    1
    0
    8
    賽季 202322
    15
    8
    3
    0
    37
    Euro 2016 Qualifiers終場
    11月 19日vs挪威
    D
    3 - 3
    European Championship Finals3:00 下午 EDT
    6月 14日@德國
    European Championship Finals3:00 下午 EDT
    6月 19日vs瑞士
  2. 2024年5月2日 · 美國國際律師行Mayer Brown宣布將與旗下香港合夥公司、老牌律師行孖士打拆夥,根據雙方達成的原則性協議,孖士打將脫離Mayer Brown的國際業務,並恢復其英文名Johnson Stokes & Master(JSM)。 有關原則性協議有待香港律師會批准,雙方稱希望今年底生效,明年中完成過渡安排。

  3. 2022年1月10日星期一. 港聞二. 下一篇 上一篇. 【Emily】區議員加薪 泛民建制:無關宣誓. 【明報專訊】政府日前公布調升區議員薪酬2.5%,其中區議員月薪由35,000元加到35,880元,至於區議會正副主席嘅月薪,就分別由7萬元及52,500元,加到71,760元及53,820元。 區議員開設辦事處實報實銷嘅「營運開支償還款額」,亦由每年約55.4萬元增至約56.8萬元;雜項開支津貼就由每月7,920元增至8,120元。 翻查資料,2021年初政府曾調低區議員薪酬約0.2%。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4. 2023年5月3日 · 本報記者翻查現時大約2500名「三會」成員名單,發現638名在2019年區議會選舉中的敗選者,有至少296人獲政府委任為「三會」成員(即佔四成六)。 未來區選參選人須獲「三會」成員提名,令三會成員操控區議會入閘「生死權」,三會成員又可以互選再成為區議員。 有學者形容政府可控制什麼人進入區議會,制度猶如「一班自己人玩晒」。

  5. 2022年6月13日 · 2022年6月13日星期一. 特區政府全面引入KPI 關鍵在細節(文:林緻茵) (09:00) 圖1之1. 自候任特首李家超提出「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方針,並宣布上任百日內就指定工作訂立KPI(關鍵績效指標)後,「KPI」一詞彷彿成了近日的政治關鍵詞。 雖然李家超已指出,KPI是針對特定項目而非個人,但在擔心KPI會否流於空談的前提下,有人指官員應為達不到KPI負責。 遇上近日有關公務員薪酬趨勢調查所引發的爭議,更有議員建議為公務員制訂個人KPI,並推行「績效」與「薪酬」掛鈎的人事管理制度。 在「管治」層面而言,下屆政府能夠在百日內訂下具挑戰性、看得見成效的KPI,本身已不容易。 而針對「管理」問題,應否把KPI拓展至個人層面,甚至在公務員系統內建立一套「薪效掛鈎」制度,牽涉更多技術問題。

  6. 2023年12月14日 · 【明報專訊】新一屆470名區議員名單出爐,民政及青年事務局長麥美娟昨表示,下周初會為全體區議員舉行講解會,屆時將公布區議員履職監察機制的指引和會議常規。 對於今屆大部分區議員身兼地區三會(分區會、滅罪會、防火會)及關愛隊成員,麥美娟期望三方發揮協同效應,讓不同界別合力服務市民。

  7. 2022年9月26日 · 前年七一,防暴警在銅鑼灣制服一名男子時,遭人以軍用摺刀插傷。 警方翌日凌晨在機場拘捕24歲男工程師,他被控傷人罪,並與同場兩名男學生同被控暴動罪,及與涉嫌協助他離港的女友同被控意圖妨礙司法公正。 工程師今(26日)於區域法院承認傷人及暴動罪,兩名男學生亦認罪。 案情指,受襲警員左肩肌肉撕裂,事發後10個月仍感疼痛,只能擔任文職工作。 案件押後10月13日求情,其間為3名認罪的被告索背景報告,3人須還押;女子則不認罪受審。 4名被告依次為黃鈞華(現年26歲。 下同)、羅玨琛(20歲)、周霈霖(21歲)和張芷程(27歲)。 黃、羅、周承認暴動罪,羅、周各自承認拒捕罪及阻差辦公罪;黃、張均否認意圖妨礙司法公正罪,黃的控罪獲存檔法庭,張則會受審。

  8. 2022年11月16日 · 2022年11月16日星期三. 港澳兩地警方破求職騙案集團 拘56人涉700萬元騙款 (13:37) 圖7之1 - 警方展示行動中檢獲的證物。 (林智傑攝) 東九龍刑事總部聯同澳門司警於上周三(9日)至昨(15日)展開代號「傲陽」的拘捕行動,搗破一個活躍於兩地的網上求職騙案集團,共拘捕56人,包括44男12女,年齡介乎18至60歲,部分人有黑社會背景,他們涉共131宗同類騙案,損失金額共700萬元。 涉案56人中,其中34男12女在港以涉嫌「串謀詐騙」、「洗黑錢」及「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罪名被捕,當中40人為傀儡戶口持有人,3人為集團骨幹,主要負責招募刷單員及操控傀儡戶口持有人。 調查顯示,集團共清洗超過2億港元的犯罪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