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12日 · 【明報專訊】一名前律師行男合伙人被指「情感操控」初出茅廬的女律師,事主前日透過私人律師入稟區域法院,控告對方違反《性別歧視條例》,要求書面道歉及賠償。 入稟狀指男律師塑造自己為法律界舉足輕重的人物,讓事主相信二人發展關係有利其事業發展。 她並非完全同意二人關係,但擔憂遭男律師報復,前途盡毁而一直啞忍,包括感染HPV病毒後,仍與對方肛交。 申索人是X,答辯人為Stefano Mariani,中譯麥朗。 入稟狀稱,申索人X是一名初級律師,她2020年畢業後於的近律師行 (Deacons)工作,答辯人2021年獲晉升為的近合伙人。 二人工作甚少交集,辦公室處於頭尾兩端,但答辯人仍經常找機會接觸X,邀她共膳。 指男方塑「舉足輕重」形象. 信發展關係有利事業發展.

  2. 2019年10月1日 · 故事講述李心潔飾演的記者阿玲質疑同是記者的男友被殺,卻被警方及報社描繪成交通意外,於是請求曾當差的黃秋生及陳冠希飾演的攝影記者基仔幫忙追查,事件其後牽涉富商兒子與名模女友的地下情,更因名模的死亡意外被警方淡化而似有煙幕。 在主角眼中,警方與報社收下富商利益,隱瞞真相,因而製造了多角不信任關係。 片中還有梁家輝飾演令主角懷疑他隱瞞的報社老總,今天的梁家輝出席撐警活動同樣受質疑,陳嘉上也北上發展,成為愛國者。 (題外話一則,此片當年在《明報》編輯部取景,攝製隊凌晨時分才到公司「動工」,拍到翌日離開,基本上動過哪位置的擺設都會歸位,完好無缺。 《明報》頗受電影界歡迎,比《A1頭條》更早來取景的還有邱禮濤執導的《反收數特遣隊》,講述一群債台高築警察的故事,片中警署的飯堂正正是本報的飯堂。

  3. 2015年10月2日 · 八仙嶺山火的老師護送學生脫離火海卻不幸犧牲性命、福島核事故五十死士甘願冒生命危險留下來為電廠緊急維修──因為有人肯留在最後,所以才拯救了無數寶貴的靈魂。 試想像,若人人皆爭先恐後,不願留在最後的位置,無人肯承擔責任,可想而知,一條隊伍必定會變得混亂不堪,而那些陷入危難的人之命運也不堪設想。 「不做第一,也不做最後」這種緊跟着前人如綿羊般盲目亂竄的處世態度,雖然能為人帶來一時的利益與安逸,但卻奪去了人之為人求變、求進步、求突破的機會,甚至拖倒社會前進的步伐,令人逃避他們皆當負的責任,對個人、他人與社會都帶來極大禍患。 這種消極的態度並不是我們應推崇的。 我們需要的,是不畏險阻、不怕吃虧,甘做第一,甘做最後的勇氣,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擁有值得過活的人生。 圖:資料圖片. 文:黃蕊獻.

  4. 2019年2月1日 · 【明報專訊】前線醫護人員經常抱怨文件工作愈來愈多,醫學生博客Dr Who在facebook專頁表示,護士派藥奉行「3 Checks 5 Rights」(三核五對),即要核對3次病人身分、服藥時間、藥物名稱、藥物分量及服藥方法,他指就算護士懂得「rap(說唱)」,每種藥都要講逾1分鐘,一個病人起碼要「rap 5分鐘」才派完藥。

  5. 2021年12月9日 · 【明報專訊】回答角色題型時,學生或會發現難以定義持份者角色,建議可從持份者對該議題的立場、看法及行為模式歸納其角色。下文將拆解此題型,並輔以題目例子說明。 資料A 政府於2021年11月3日公布第三針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安排,合資格的免疫力弱病人和較高感染風險者,由11月11日起可 ...

  6. 2017年5月14日 · 布樂文現於港大同學會書院讀中四,是學校足球隊隊長,曾獲香港學校戲劇節傑出演員獎,於學界比賽獲選中文及英文優秀文章。 弟弟失聰 中五生提醒「笑是力量」 17歲在嘉諾撒聖瑪利書院讀中五的蕭樂林,亦為今年傑出學生。 童年時因弟弟患小耳症,他第一次看到父親的眼淚,令樂林立志成為別人快樂的源頭,當弟弟慢慢長大,問及為何自己耳朵特別小,左耳更聽不到聲音,做聆聽練習感到困難。 樂林會對弟弟說,他的耳朵被天使親了一下,又教弟弟主動向教師要求坐近點。 在滑冰及音樂方面獲得不俗成績的樂林表示,笑是一種力量,有時自己對鏡子笑一笑,就會有動力走下去,更憑社會服務取得獎學金。

  7. 2018年3月7日 · 【明報專訊】政府計劃於柴灣歌連臣角道興建骨灰安置所大樓,預計於2022年首季落成,提供2.5萬個骨灰龕位,另外亦會興建登山有蓋自動扶手電梯,連接歌連臣角道骨灰安置所及柴灣新廈街,工程預計造價共近8億元。 有區議員表示,近年有市民為避開清明前封路,會提早於農曆正月拜祭,預計新的扶手電梯可疏導部分人流。 今年至後年料增20萬龕位. 政府計劃在18區興建骨灰龕場,自2010年起分3批公布了24幅可供發展骨灰安置所的用地,今次提交立法會的柴灣歌連臣角道骨灰安置所大樓是其中一個選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