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17日 · 【明報專訊】無 於2001年播映的神劇《尋秦記》20年後搬上大銀幕,電影版《尋秦記》終於登場,首條宣傳片正式曝光,原班人馬拍攝包括古天樂、林 、宣萱、郭羨妮外,連配角的歐瑞偉、黃文標、廖啟智及鄧一君的...

  2. 2022年6月19日 · II》「龜兔夫婦」陰陽永隔 Sabrina感恩受訪留珍貴回憶 [2022.06.19] 發表 推文 Frankie(右)在首輯《》與太太Sabrina恩愛出鏡。(視頻截圖) Frankie去年受訪後不久心臟病發逝世,沒留任何遺言,但曾拍下片段叮囑太太Sabrina ...

  3. 2021年5月4日 · 【明報專訊】背景. 唐亡之後,中國歷史進入最紛亂的時代之一:五代。 後唐軍閥石敬瑭叛變,向契丹 (後稱遼國)借兵,滅了後唐,做了後晉的開國皇帝。 作為回報,石敬瑭竟割讓燕雲十六州 (包括今天北京在內河北山西一大片土地)給契丹,還不知恥地自稱兒皇帝,奉契丹為父。 後周世宗 (歷史教科書忽視了的亂世英主)曾收復部分失地,宋代結束了五代亂局,固然一心恢復全部領土,遼人也要佔回周世宗收復的土地,兩國由是征戰了四十多年。 國際關係從來表面你死我活,內裏其實互遣密使談判,終於在公元1004年,宋遼達成和約,簽訂了澶淵之盟,開創了之後一百年的和平。 宋代士人和官員,如蘇軾弟弟蘇轍,大多認同澶淵之盟,不認為是屈辱條約,而是有效益的平等國際協議。

  4. 2022年11月29日 · 明報專訊】〈吾廬記這篇文章記載了作者魏禧的弟弟季子禮舉債飾廬與借債遠遊兩事以說明人各有志趣的道理以下將簡介文章的立意及就此引伸的聯想幫助同學運用於寫作之中。 寫作邏輯. 季子禮舉債飾廬遭受非議. 季子禮在陡峭的山上築房子,並且借錢裝飾房子,以此地為安身之所,並為房子命名為「吾廬」。 其他人批評季子禮,說:「房子既築在陡峭的山上,能遮風擋雨便足夠,沒必要借錢裝飾它。 季子禮借債遠遊令家人憂恐. 季子禮借債獨自冒險外遊,經歷颶風吹塌屋子,只得睡在星光露天底下;又遇到兩次兵變,看見士兵殺人;後又遇上饑荒,災民以人肉為食。 家人得知這些事後憂懼得流下淚來,作者身為哥哥卻毫不擔心,還像平日一樣談笑吃喝。 作者反駁客人的責備. 客人責備作者身為兄長,卻沒有制止季子禮冒險外遊。

  5. 2023年1月17日 · 「完璧歸趙」發生於公元前283年,是秦昭王在位第二十四年,當時秦國的主要力量正對付楚國,雖然對毗連的趙國虎視眈眈,卻只能蠶食欺壓。 秦昭王向趙國提出以十五座城池換取和氏璧的建議,其實只是存心欺騙,充見他奸詐狡猾。 原文講述楚國人和氏把珍貴的璧玉奉獻給楚厲王,但楚厲王認為那只是普通的石頭,憤而懲罰和氏,下令斬其左腳。 後來楚武王繼位,和氏又前往奉獻璧玉,可是楚武王派工匠檢驗後也認為那只是石頭,斬其右腳以示懲戒。 楚武王逝世,文王繼位,和氏抱玉於楚山下痛哭,哭至淚盡流血。 文王知悉後派人去查問為何他哭得如此悲哀,和氏回答他並非因被斬腳而哭,而是因為珍貴的璞玉被當作石頭,忠貞誠實的人被當成騙子。 於是文王再派工匠雕琢一下,果然從璞玉中得到珍貴的寶玉,取名為「和氏之璧」。

  6. 2019年11月21日 · 1957年下半年,發生一波歷時數月的「逃港潮」。 當時,西方及東南亞國家對難民採取保守政策,東南亞地區局勢亦不穩,令大量內地難民、人才和資金轉而湧入香港。 中大歷史系教授何佩然說:「政府採取了明智做法,因 (當時)市場上有很多游資 (又稱熱錢)和大量流離失所的人,若全部歸我所用,我們在經濟方面的長處便得以發揮。 香港作為亞太地區中心,再成為新的加工工業中心,後來發展為金融中心,全部都有賴人、物和各方面的資源。 中共「大躍進」致「五月大逃亡」 1958年,中共政府開始推行「大躍進」,後來演變成大饑荒,大量內地人民再次逃難來港。 1962年4月起,不同省市人民湧往中港邊境,形成「五月大逃亡」。 因難民人數眾多,政府開始實施「即捕即解」政策。

  7. 2021年11月5日 · [2021.11.05] 發表 推文. (資料圖片) 《消寒帖》 【明報專訊】 (第1段)一九九四年回母校浸會大學工作,教寫作科講人物描寫引用了羅孚〈無人不道小思賢〉開首的一小段為例,用以說明如何把抽象的人物性格寫得具體:「朋友在上海參加了中華文學史料學研討會後對我說『小思真有個性』……會議結束,照相留念,要女性們蹲在前排,這時小思不幹了,『為甚麼總是要女的蹲? 』有些蹲下了的也被她拉了起來,終於改變了局面,蹲下來的是男性,女性們這回用不着折腰。 」我跟學生說,寫文章說一個人「真有個性」是抽象,刻畫人物的言行才具體;班上有好幾位女同學拍手叫好:「係囉,成日都要我哋踎。 (第2段)羅孚在文章中轉引他人的話說小思老師講課時「渾身是勁,簡直像一頭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