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2月24日 · 我今年29歲,無父幹,月入2.2萬元,每月開支約1萬元,當中包括3,000元儲蓄保險,現金流有約10萬元。 請問我可以做啲咩令財富增值? 感謝。 龔成: 你這個年齡,是財富增值的黃金時期,要好好把握,盡你一切的力量去儲蓄、投資、學投資知識。 你可以投資「平穩增值股」+「潛力股」。 不過,由於潛力股要求你有一定的投資知識,因此這刻不用急着投資,你可以先集中在平穩增值股。 現時的10萬元,你唔需要心急動用,可以等你有多啲投資概念先,暫時你可以做「月供股票」,或者自行分注投資。 建議月供名單. 選項一︰. 你可以考慮盈富基金 (02800) ,月供2,000元。

  2. 2024年5月15日 · 2. 誰要報稅? 因應每位打工仔均有$132,000的基本免稅額,代表只要你在今個課稅年度(即2023年4月1日至2024年3月31日)的 年薪超過$132,000 (平均月薪超過$11,000)便有可能要交稅。 即使你沒有收入、收入低於免稅額水平、或者計及扣稅項目後不用交稅,你也需要報稅。 只要收到報稅表,便要在限期內填妥並交回文件。 同時,不論全職、兼職或是炒散,以銀行過數抑或現金出糧,所有應課稅收入(例如薪金、工資、佣金、津貼、花紅、額外賞賜、僱主提供居所的「租值」及退休人士所收取的退休金等)都需要如實申報。

  3. 2019年9月25日 · 投委會於2019年6月以面談形式訪問了1,013位年齡介乎18至69歲、並曾於過去12個月投資於金融市場的零售投資者。 調查發現,大多數零售投資者在過去12個月曾投資股票(83%),其次是外滙(43%)和基金(23%)。 大多數受訪投資者的目標是長期資本增值(71%),但亦有近半會尋求短綫交易以快速地獲取回報(49%),當中以18至29歲的年輕投資者(70%)視這種投資目標尤其普遍。 股票回報低於預期. 在股票選擇方面,大部分股票投資者選擇投資香港主板(95%)和藍籌或大型股票(70%),30%曾投資首次公開發行股票,24%有投資中國內地市場。 投資者對股票投資有頗高期望,平均預期回報達到每年18%,但按受訪者的估計,去年回報只達9%,僅達到預期的一半。

  4. 2019年10月25日 · AMELIA的 雛型,是 Kenneth的大學師兄,從事IT工作的Percival自行開發的私人選股系統。 Percival在系統的協助下,於2005年開始以9,000元的本金投資,以10多年時間,便以40歲之齡與妻子在英國享受「退休」生活。 而在Kenneth使用系統前,只不過是個投資新手,曾在同事的推介下買入數隻藍籌股,卻因經驗不足,見股價下跌時便恐慌,最後選擇蝕錢沽出。 後來因籌備結婚開支,便主動向Percival請教投資心得。 透過遠在英國的Percival越洋指導,Kenneth學習系統的應用,5年內成功將100萬元的本金翻倍,更避開了2015年的股災。 「系統早於當6月尾便發出『大市向下』的警報,因此我已做好防守,完美地了清倉。 網上直播建口碑 計劃進駐科學園.

  5. 2019年8月29日 · 《Emotional Intelligence 2.0》的作者兼心理學博士Travis Bradberry就根據TalentSmart的調查結果,整理了高EQ人士的14個特徵,即刻睇下自己中咗幾多個? 【延伸閱讀】 Google花了10年的研究發現 「完美」上司應有的10個特質. 1. 懂得用不同詞彙表達個人感受. 每個人都有情感,不過只有少數人可以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 據TalentSmart調查發現,只有36%受訪者可以準確表達自己的情緒。 如果不可以準確理解及表達個人感受,往往會引起誤會,甚至導致一些非理性行為及事與願違的行動。 因此,如果可以準確去形容個人情緒,就能更好去了解自己感受、該情緒出現的原因以及作出相應的措施。 2. 對別人感到好奇.

  6. 2020年10月6日 · 新冠肺炎疫情引發全球衰退危機,中美角力之下更加速各國「去全球化」的趨勢。 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在其專欄文章以「香港的年輕人危機感不足」為題,分享他招聘新人時的經歷,並認為在全球形勢出現根本性的轉變下,香港年輕人欠缺應有的危機感。 他接受 本網 訪問時談到,香港在中美角力下失去橋樑的角色,加上中國轉向「內循環」的經濟模式,香港就業市場面臨萎縮,單靠香港難養活700萬人,年輕人無可避免地要向外尋找機遇。 【生存搵食認清殘酷「森林法則」: 按此 】 失業率高企 應徵者卻諸多揀擇. 施永青於專欄談及招聘新人的經歷,指雖然現時香港的失業率高達6.1%,但來應徵的人並不多,而應徵者卻諸多揀擇,不願到大灣區工作、也不願意周末輪班。 他直指: 我覺得他們在挑選工作的味道,比我在挑選員工的味道更強烈。

  7. 2023年5月11日 · Z世代正大量進入勞動力市場:美國勞工統計局的數據顯示,到2022年7月,美國16至24歲的勞動人口達2100萬,就業率按年增長54.4%。 隨著他們年齡的增長,副業可能會越來越受歡迎和接受。 追求激情項目(Passion project,出於熱愛而做的工作)和多種收入來源,越來越成爲最年輕一代勞動力的顯著特點。 16%英國打工仔有副業. 疫情之前就存在副業,但它們的誕生通常是出於必要而非熱愛。 過去幾年中,它們以零工經濟工作的形式出現,要麼代替全職工作,要麼作為補充工資的一種方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