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大學榮譽臨床教授暨老人科專科朱亮榮醫生 解釋,理論上每人也有機會患上認知障礙症,致病原因如下: - 年齡:90歲或以上患病機會達4分1. - 家族遺傳:常見遺傳基因突變包括:1)澱粉樣蛋白遺傳基因突變;2)早老基因一突變 (染色體14);3)早老基因二突變 (染色體1)。 - 缺乏維他命B12. - 甲狀腺功能異常. - 體內水銀 (重金屬)水平過高. - 酗酒. - 腦創傷. 早期診斷與治療. 認知障礙症暫時沒有辦法根治,故此,早期診斷並介入治療適當治療以減慢病情惡化,為當前診治疾病的理想做法。 早期診斷方法主要有腦部檢查和記憶力 (認知功能)測試,其他檢查包括甲狀腺功能及維他命水平等。 常用的腦部檢查方法如下:

  2. 腎科專科偉基醫生 解釋,根據多個糖尿病協會的指引,治療應以改善生活習慣為先:健康飲食、適量運動和安全減肥,倘若血糖控制不理想,便需要用藥治理。 血糖破壞血管 加劇腎病. 糖尿病與胰島素的供應或吸收不足有關,故藥物亦針對這兩方面,來調控患者的血糖水平。 口服藥物主要是增加胰島素的分泌或效能,但若患者嚴重缺乏胰島素,就需要直接補充。 常用的糖尿藥物: - 加強細胞對胰島素反應:雙胍類和格烈酮類為常用的藥物,前者不宜腎功能欠佳的患者服用,後者則不適合心臟病患者。 - 減慢單糖形成:葡萄糖甘酶抑制劑能抑制澱粉質的分解過程,減慢單糖形成及降低血糖上升的速度;藥物可引致胃脹、輕瀉、多屁等情況。

  3. 另外腦細胞之間的接口位需要細胞膜支撐正常運作而細胞膜由多種化學物質組成曾有研究測試營養品對預防認知障礙症的效能其中一項長達10年的研究指飲用合成配方營養飲品24星期的組別較安慰劑組的測試分數高

  4. 「專業操守是指社會上的道德規範,加上該專業本身的理想而洐生的產物。 我發現現在的年輕一代,並不局限藥劑師,還包括其他專業如醫生、護士等,他們完全當所做的是一份工作,而不是職業。 如果當是職業,自然會有操守、規範,會認同,也會遵守。 當是工作的話,操守自然不強,因為工作隨時可轉換,東家不打打西家,明天甚至可以連藥劑也不做,轉行算了。 97年長沙灣賽馬會診所退燒藥混入漱口水的配錯藥事件,當時在衛生署藥物註冊組任職的Mary記憶猶新。 根據紀錄,117位服此藥的就診者中,77位呈輕微短暫徵狀,其中3位更入院,但證實無恙,已全部出院。 「事後 (衛生署副署長)林秉恩醫生立即安排資深藥劑師到幾間政府轄下診所視察,然後重新制訂藥房配藥程序,當中發現員工培訓、藥物儲存也很重要。

  5. 2017年12月8日 · 首頁 » 講座/活動登記. 踢走肩頸「痛」苦. 日期: 2017-12-8 (星期五) 時間: 晚上7:00至8:30. 地點: 香港中央圖書館演講廳 (香港銅鑼灣高士威道六十六號) 主講嘉賓: 劉新榮醫生 (骨科專科醫生) 查詢及報名: 2385 6928 (辦公時段 : 上午9:00 至 下午1:00 ; 下午2:00 - 下午6:00) 以為肩頸痛好平常? 這種心態令人忽視病情,日積月累勞損愈來愈嚴重,直到影響日常活動才會後悔! 肩頸痛若置之不理,情況惡化時可致頸椎間盤突出,雙手麻痹乏力,如壓着中樞神經,更有機會導致癱瘓。 是次講座專科醫生將全面剖析肩頸痛的成因、預防、舒緩痛楚的不同方案以及治療上要注意的事,萬勿錯過! ** 票務安排 **.

  6. 作者簡介. 王嘉暉醫生於2000年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及後獲得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醫學院院士香港骨科醫學院院士及香港醫學專科學院院士資格。 曾於醫院管理局任職駐院骨科專科醫生,並於2011年轉為私人執業。 王醫生於2008年考獲美國NASM 私人健身教練專業資格,亦曾為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及2009年東亞運動會擔任駐場醫學顧問,自2013年起開始為信報撰寫專欄,講解各類骨科疾病知識。 除了撰寫專欄,王醫生亦時有接受傳媒採訪及擔任醫學專題講座講者,致力宣揚公共健康教育事務。 骨骼作為保護內臟、配合肌肉活動及支撐身軀的主幹,角色舉足輕重。 機器尚可定期維修及更換,然而骨骼自出生開始便每日重覆勞動,故此退化、勞損或受傷亦在所難免。

  7. 2021年7月號. 撰文:李耀宗. 科技發達,現代港人生活均離不開電子產品,惟長期做「低頭族」,不單容易引發頸椎勞損,嚴重者更會導致神經線不斷受壓,繼而誘發「頸椎神經病變」,不只肩頸、上肢疼痛頻頻,若不盡快尋求專業醫療協助,勢將使中樞神經永久受損、削弱感覺及活動能力,影響日常生活起居。 人類頭部的重量,約為整體體重的十分之一,以亞裔成年人體重一般為60公斤計算,單是頭顱已重逾5公斤以上。 然而此等龐大重量,幾乎只由肩頸肌肉和頸椎支撐,日常情況下負擔已經不少,再加上都市人長時間使用電腦、智能手機、遊戲機等電子產品,且常有低頭、縮頸等不良姿勢,令頸椎不斷受壓而加劇勞損,增加罹患頸椎神經病變風險。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