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5月31日 · 專業者必修的《知識內容寫作課》. 作者: Esor Huang 5月 31, 2018. 《 知識內容寫作課 》是我最近負責編輯的新書,作者是「 泛科學 」的總編鄭國威。. 會做這本書,同樣是源自我自身的需求。. 我很好奇: 泛科學上的文章,是如何可以把專業知識寫得有趣生動 ...

  2. 2018年9月21日 · 這是什麼意思呢? 如果你還不是很理解,可以參考我下面的四個整理邏輯。 一,建「目錄頁」 可能因為我的正職工作是編輯,所以對我來說, 要快速看出重點資料、展示工作流程、打開關鍵檔案的方式,就是建立「目錄索引」 。 (可參考: 編輯教你整理一本書最快的索引筆記法,紙筆記可用 ) 在 Google 雲端硬碟中,傳統資料夾再怎麼分類,還是容易因為不斷增加的檔案,而漸漸的顯得混亂。 但是因為在 Google 雲端硬碟中的每一個檔案、文件與資料夾 ,背後其實都是一個網頁,都有一個專屬網址連結 。 所以我可以為這些檔案、文件、資料夾建立一個「專案目錄頁」(可以用 Google 文件,或是 Google 試算表),根據專案的邏輯,把重要的檔案、文件、資料夾的網址連結,變成目錄索引,就像下圖這樣。

  3. 2013年10月4日 · 我稱其為具體可行的小技巧,而這或許就是改善生產力最需要知道的關鍵,今天這篇文章,就要從我自己的經驗,來分享時間管理上「 真的可以被具體執行 」的小技巧。 一、 幫自己留下「神聖時間」 我有一個習慣是每天都有預留一段「神聖時間」,可能是晚上10點到12點,或是早上5點到7點,但也有可能是某個假日中午的12點到2點,當然這個神聖時間是留在我自己心裡的,只有我自己知道。 但是無論任何人要給我安排什麼事情、無論任何任務需要安排什麼時間,都絕對不會碰觸到我心中的這段每日的「神聖時間」, 當我跟別人說:「不好意思,這一天真的沒有時間了。 」 實際的意思就是除了神聖時間外,沒有其他時間可以安排了。

  4. 2016年5月26日 · 首先,我會建立自己獨一無二的資訊來源,並且讓這資訊管道自動化,每天把可能需要的資訊送到我的手上,而我可以在一個沒有額外干擾,統一簡潔的介面中處理分配這些資訊。 這裡最好的工具仍然是所謂的「 RSS 閱讀器 」。 我自己利用 Feedly 這個服務,收集研究主題相關的部落格與網站,當這些來源有新文章發表時,我就可以在自己的 Feedly 閱讀器統一瀏覽。 我每天早上會花大概 30 分鐘的時間做資訊的快速篩檢,如果一天內還有其他空檔,也會打開 Feedly 看看,累積各種以後可能會用到的資料。 我一向不喜歡把綜合性大媒體網站當作我的主要資訊來源,因為那等於是讓媒體決定我要看什麼。 我也不信任 Facebook 這類社群有辦法提供我垂直綜深的主題知識,加上害怕社群過多雜訊。

  5. 2020年7月3日 · 哈佛教授,管理學者 Chris Argyris 開發的「推論階梯( Ladder of inference )」,是一種檢查我們自身思考盲點,解決衝突行為的工具。 如上圖所示,我們在推論並產生行為的過程中,思考像是梯子一樣,一步一步往上爬,最終讓我們來到梯子最上方的行動。 但是這裡就出現兩個問題: 每個人的梯子不一樣: 即使觀察的是同樣的一件事情,同樣的原始資料,但開始往上爬的時後,踩上每一階梯的細微區別,都可能導致最後採取不同甚至衝突的行動。 我們的思考,往往會「爬得太快」: 就像跳過梯子的許多階梯,直接跳到最後的行動。 而這在某些時刻(或者很多時刻),可能導致我們的誤判、偏見與錯誤的行為。

  6. 2015年7月5日 · 論語就是一本不錯的書,用其實沒有人知道是不是真的孔子當年說的話來反思自己的人生觀,只要跳脫經典的束縛,讓自己發揮想像力,其實很多地方是可以去辯證的。 那麼,回到旅館,打開這盒「論語精選大富翁」,我和我老婆才發現,原來這不是惡搞玩具(其實也沒人說他是惡搞玩具啊! 只是我自己誤會),在這盒大富翁中,真的認真設計了許多讓我們一邊玩遊戲,一邊重新認識孔子弟子故事,以及一邊重新閱讀許多經典論語解釋的橋段,意外的還真的能在笑鬧中帶著一點增長知識的趣味。 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玩! 讓我幫遊戲想個故事背景.

  7. 2008年8月9日 · WikiTaxi 維基百科下載後離線閱讀,自製免費隨身電子書. 之前我曾經寫過一篇:「 Pocket Wikipedia 口袋版維基百科,全世界精華知識的大小是175MB 」,介紹了一個口袋版 Wikipedia ,讓你可以跨平台、隨身、離線查詢維基百科裡面的條目。. 而最近從「 Lifehack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