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氣壓分佈形勢與香港天氣(一). 我們每天在電視或報章都可見到天氣圖。. 圖上的線稱為等壓線(isobar),連接地面氣壓相同的地方。. 透過了解氣壓分佈形勢可以預測天氣。. 早在 1953 年,天文台已發現華南地區氣壓分佈形勢可分為六種(見參考文獻)。. 1 ...

  2. 審計署對天文台的報告 – 香港地下天文台最新消息. 昨天審計署發表對天文台的報告( 新聞 ),指出天文台人員23年來在電視台報道天氣或撰寫天氣報告獲得酬金並不恰當其實事件的起因是香港電視台報道天氣的水平遠低於其他國家電視台沒有氣象專業人士負責撰稿和報道只好外判給天文台員工世界氣象組織曾邀請成員提供當地電視台天氣報告的片段互相交流據說令天文台有點尷尬因為香港電視台的天氣報告只是照稿讀」,跟內地/台灣相比已經比了下去更遑論與其他國家比較。 然而,由天文台人員撰稿及報道天氣效果是否一定好? 也未必。 多年來的觀察,天文台人員撰稿時的用字和報道方式均略嫌艱深和沉悶,市民未必能理解和受落,而且市民關心的內容可能與天文台想表達的內容有落差。

  3. 地下天文台成立以來先後接受港澳及海外不同傳媒專訪其中包括 CNN 國際新聞網絡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無線電視亞洲電視有線電視澳門廣播電視股份有限公司香港電台及商業電台及各大報章雜誌。 如需聯絡地下天文台,可電郵至 enquiry@weather.org.hk。 如欲重溫地下天文台過去版面及內容, 請按此 。 責任聲明. 香港地下天文台(以下簡稱地下天文台)為一民辦天氣網站,並非官方天氣資訊平台或公眾服務。 訪客如須取得最新官方天氣資料,請到香港天文台。 本網站內容不得作商業或法律用途,地下天文台不會負上任何因作商業或法律用途所引起之責任問題。 主頁之天氣資料及預報來自香港天文台,其他資料之來源可參考連結之網址。

  4. 海市蜃樓(mirage)是由於空氣密度隨高度急劇變化,光線穿過時彎曲,造成景物上移或倒置的現象。 海市蜃樓可分為上現蜃樓(superior mirage)及下現蜃樓(inferior mirage)兩種,見圖: (圖片取自 慧師學科網 ) 空氣密度隨高度急劇變化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出現逆溫層,即高度上升時溫度不降反升,常見於香港冬季及春季;另一是強烈日照使地面溫度急劇上升,常見於沙漠地區。 前者引致上現蜃樓,後者引致下現蜃樓。 雖然近年香港出現煙霞的日子上升,影響能見度;但在天朗氣清的日子,能見度可達50公里或以上,在赤臘角機場可以看到澳門大橋和燈塔。 延伸閱讀(英文): http://www.islandnet.com/~see/weather/elements/mirage1.htm.

  5. 冷鋒橫過赤鱲角機場的過程來源:《香港天氣常識及觀測》) 今年毅行者活動在11月17至19日進行。 預測17日起步當日是天晴,受到冷鋒前的溫暖氣流影響,市區最高氣溫可能升至27度。

  6. 最新消息、香港現時天氣及預報、香港機場天氣及預報、衛星雲圖及雷達圖、空氣質素、大氣穩定度指數、氣候及天文資料、郵購天氣書籍 29/05/2024 02:45 發出 一股達強風程度的偏東氣流正影響廣東沿岸。同時 ,一道低壓槽正為南海北部帶來驟雨及雷暴。

  7. 在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生效期間,在天文台八個參考測風站(下稱「八站」)網絡之中,長洲錄得烈風(每小時76公里)、西貢及流浮山錄得強風,機場基準站接近強風下限(由於機場三條跑道的東端、中間及西端均設有測風站,因此未能排除機場島內曾持續錄得強風),只屬於「烈風八中一」個案。 八個熱帶氣旋參考測風站的十分鐘持續風速序列圖. 近岸測風站方面,大美督及香港航海學校分別錄得每小時74及68公里的最高持續風速。 離岸及高地方面,青洲、橫瀾島及大老山分別錄得每小時78、94及105公里的最高持續風速,以及分別錄得每小時103、111及135公里的最高陣風。 部分離岸及高地測風站的十分鐘持續風速序列圖. 部分近岸測風站的十分鐘持續風速序列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