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三個角色的不同選擇投名狀從兄弟情誼電影成為一部政治角力的驚悚劇。 龐青雲為整頓軍隊正氣,不惜格殺親近的兄弟,以達服人目的。 事後,他因政治考量,血洗城內四千降兵,終於導致兄弟間的口角與不滿。 龐青雲有錯嗎? 兵不厭詐,這是戰爭。 話一出口,確有幾分道理在。 戰爭本就無情,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分糧給降兵,卻造成自己弟兄餓肚子,怎麼盤算,都是不實際的做法。 更何況,龐青雲並非不在乎犧牲四千條人命的魔王,他努力爬上政治頂端,為的可是人人安居樂業的願景,而非個人享樂。 這讓我想起了「超異能英雄」的議題:如果犧牲百萬人,卻能讓億萬人過的更好,你願意痛下毒手嗎?

  2. 一個愛情片導演執導一部古裝片,會有什麼化學作用?《投名狀》這部表面看來平實無奇的電影,又其實蘊藏了什麼突破? 初看罷《投名狀》,只覺那是一部製作認真、故事完整的古裝片。對比《英雄》、《無極》、《夜宴》的花巧,《投名狀》平實沉

  3. 剛剛早上的時候一個人跑到了麻豆戲院去看我哈很久的片子 投名狀好看真的很好看。 這部改編自1973年經典老片《刺馬》的歷史故事,最早於1973年由張徹導演,陳觀泰、狄龍與姜大衛主演,是當時著名的武俠動作片,故事展開於兩江總督

  4. 一個人的死亡可以印證另一個人的情義亦或一群人的犧牲可以換取更多人的福祉生命的價值真的可以用關係親疏或人數多寡來衡量嗎誰又有資格決定這一切呢? 《投名狀》,其實是一張血...

  5. 對陳可辛導演的電影其實有點保留,之前的《如果.愛》讓我看得想死,很多人大讚《如果.愛》怎麼怎麼出色,裏面的愛情如何可歌可泣,可是我看戲的過程卻是痛苦難當。 所以,縱使《投名狀》的影評甚佳,我依然擔心這會是一齣人人大讚,只有我勁彈的電影。

  6. 前半段呈現真實慘烈的戰役,後半段著重兄弟反目的情仇,陳可辛挑戰了浩大的戰爭場面,但也聰明地將故事轉回擅長的人性矛盾,建立在時勢上的兄弟情其實並不深厚,延伸的立場變化卻耐人尋味,特別的是政治的隱喻和理想的幻滅,流露出不同於舊作的悲涼

  7. 趙二虎(劉德華)與姜午陽(金城武)本是山賊聽到前來投靠的龐清雲拯救黎民百姓的宏願深受感動決定棄暗投明當兵為國家效力三人立下投名狀結成兄弟。 「矛盾投名狀的主題三人面對各種的矛盾的態度和反應構成了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