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第二個主題則是「父子情」,螢幕先秀出鄭中基小時候的全家福照通馬桶片,緊接著鄭中基爸爸鄭東漢背著吉他超有氣勢的出場,大飆吉他,搶足鋒頭。

  2. 值得一提的是,樂隊中除了有泰迪羅賓和他的兩位弟弟外,主奏吉他手Norman---鄭東漢歌手鄭中基的父親,在香港唱片業身任要職多年,捧紅過不少港台歌手。

  3. 人稱為「歌神」的許冠傑,是香港樂壇的中流砥柱。1948年在廣州出世,三歲前舉家遷到香港,於公屋長大,入讀英文學校開始迷上了Beatles、貓王Elvis Presley,放學伴著結他在蘇屋村夾band,之後加入了Bar Six、The Lotus 蓮花樂隊

  4. 據悉,鄭中基與阿Sa從2004年開始祕戀,2009年後戀情曝光,隔年更被爆料兩人早已是夫妻;鄭中基的父親鄭東漢是寶麗金以及環球唱片雅泰地區總裁,有「華語音樂教父」之稱,鄭中基也因爲不凡家世被稱為「太子基」。

    • 鄧麗君是台灣外省第二代,生於雲林縣褒忠鄉田洋村,在家中排行老四其父親是來自中國大陸,隨中華民國國民政府遷台的河北軍人,而其母是山東人。
    • 榮譽與影響
    • 個人評價
    • 其它

    鄧麗君 1963年8月,10歲的鄧麗君參加中華廣播電台(現中華廣播股份有限公司)的黃梅調歌唱比賽,憑一曲「訪英台」奪得冠軍。1965年鄧麗君入讀臺北三重二重埔的金陵女中,利用課餘時間參加正聲廣播公司舉辦的歌唱訓練班。在1966年以「採紅菱」一曲奪得金馬唱片公司舉辦的歌唱大賽冠軍,其後獲得台北東方歌廳的老闆賞識,邀請鄧麗君在課餘時間演唱,1967年正式加盟宇宙唱片,14歲時灌錄第一張唱片《鳳陽花鼓》,15歲時獲邀在台視著名歌唱節目《群星會》中表演,這是她首次在電視螢光幕演出。 鄧麗君 鄧麗君在1969年首次擔演電影《謝謝總經理》的女主角,電影由宇宙唱片公司為慶祝鄧麗君唱片銷售佳績而出資拍攝。同年,鄧麗君為中視製播的台灣首部電視連續劇《晶晶》(1969年10月11日首播)主唱同名主題曲並發行唱片...

    [ 編輯]獲獎情況

    港台獎項: 1. 1980台灣金鐘獎-最佳女歌星 2. 1978香港第一屆十大中文金曲-小村之戀,參見第一屆十大中文金曲得獎名單。 3. 1995年下列語言版本金針獎 鄧麗君在香港亦多次獲得金唱片及白金唱片獎項,詳情可移步www.ifpihk.org查看 金唱片: 1. 1977 鄧麗君 島國情歌第二集 2. 1978 鄧麗君精選 3. 1978 鄧麗君 島國情歌第三集 4. 1979 鄧麗君 島國情歌第五集 5. 1979 鄧麗君 一封情書 6. 1982 鄧麗君 愛像一首歌 7. 1982 鄧麗君 島國情歌第七集 8. 1982 鄧麗君水上人 9. 1983 鄧麗君淡淡幽情 10. 1988 鄧麗君我只在乎你 白金唱片 1. 1979 鄧麗君 鄧麗君金唱片 (麗風發行) 2. 1979 鄧麗君 島國情歌第二集 3. 1979 鄧麗君 島國情歌第四集 4. 1980 鄧麗君 島國情歌第六集 5. 1980 鄧麗君甜蜜蜜 6. 1981 鄧麗君在水一方 7. 1981 鄧麗君 原鄉情濃 8. 1981 鄧麗君 勢不兩立 9. 1981 鄧麗君 一封情書 10. 1981 鄧麗君...

    [ 編輯]台灣

    鄧麗君的啟蒙老師左宏元:「她的歌聲像花捲,淡淡的,咬一口,便知內有層次,聽起來溫柔,卻很有力量。」 歌手周華健在節目受訪時表示,她的聲音很多人模仿,但到目前為止,沒有百分之百像的或超越她的,她是永遠的天后,華語歌壇中能夠離開中國市場的第一人。 歌手張信哲說,「鄧麗君是我們這一代共同的偶像,她生前發行的唱片,很多我都有購買。」對於這次名人館的展出,他說最感興趣的,就是鄧麗君生前的遺物、相關收藏品,他剛出道時曾與鄧麗君一起勞軍,張信哲說,鄧麗君是全民偶像,不管是誰都為她瘋狂。張信哲回憶,約在10多年前,自己才出道不久,就有幸和鄧麗君一同參加成功嶺的勞軍晚會。當時鄧麗君,是整場晚會的壓軸主秀,那時每位藝人演唱完,就會回到座車休息,不過,當聽到鄧麗君要開口演唱時,大家就不由自主地跑到接近晚會舞台的地方,想要仔細聆聽。 出身馬來西亞、後定居臺灣的歌手梁靜茹說:「小時候因為爸媽關係,全家都迷鄧麗君,歌唱比賽都選她的歌曲。沒有鄧麗君,可能就沒有現在的我了。」 曾任中華民國教育部部長和中央研究院副院長的學者曾志朗表示非常喜歡鄧麗君的歌,聽到她的歌聲會讓人聯想到和平、純真、人間有愛,他最愛哼唱的就...

    [ 編輯]港澳

    著名音樂人黃霑評價說:「鄧麗君的歌可以慰藉人的心靈,有時在海外,工作疲倦的時候,非常渴望聽到鄧麗君的歌聲,她的歌聲有一種能夠撫平我們情緒的東西,一種難以形容的中國味……」 培養許多香港樂壇巨星的著名音樂老師戴思聰:「鄧麗君最值得傳承的地方,就是她那沒有人能取代的歌唱色彩的精髓,她演唱時帶有一點氣聲,聽起來很通透,對情歌的詮釋是很傳神的,從小孩到幾十歲的女人都能接受這種唱法。她最突出的氣質是甜美,甜美是有內容的,怎麼甜美呢?發聲的技巧,還有她加了很多裝飾音,所以唱那種帶有一點小調的民歌,又有一種調皮的感覺。她是國寶級的人才,我對她的評價就是這樣。」 經濟學者張五常在〈鄧麗君現象的延伸〉一文中表示,一九八四年初我有機會在香港看到她表演一場,認為橫看直看都是一百分,是炎黃子孫中數世紀一見的演唱天才了。長得好看,唱得悅耳,舉手投足瀟灑利落,反應快,多種語言流水行雲,聽眾用什麽語言提問她就用什麽語言回應。北京當年不容許她到中國演唱是人類的損失。

    [ 編輯]日本

    一位日本的樂評家評價說:「鄧麗君去世後,一直很難找到像她這樣的亞洲巨星。因為鄧麗君為了打入市場,花了很多時間學習粵語、日語、英語,以獲得當地觀眾的認同,但現在已經不再有這樣努力的歌手了。」 在日本一個“君迷論壇”上,人們將目前在日本發展的數名中國女歌手與鄧麗君進行比較。有資深日本“君迷”一針見血地指出:「鄧麗君小姐的聲音有濕度,濡濕感沁人心脾,不同於眾歌手相對簡單的乾燥尖銳或者明亮直白的嗓音。」 著名演歌歌手細川貴志:「對鄧麗君的美聲印象深刻,我曾在日本的《Music Fair》和《NHK歌謠演唱會》兩度和她同台,她詮釋演歌的方式獨特,一般歌手會把重點放在轉音技巧,她唱起演歌如河流緩緩流動般輕柔美妙,她演唱的轉音宛如流水般清柔且甜美,在日本歌手中很少見」

    [ 編輯]政治傾向

    1980年10月4日,國父紀念館慈善演唱會中,主持人田文仲向鄧麗君求證,聽說在大陸有很多人想邀請鄧麗君去大陸演唱。鄧麗君表示她也是在報紙上看到,但沒有人直接和她談相關事宜。隨後鄧麗君說:“如果,我去大陸演唱的話,那麼,當我在大陸演唱的那一天,就是我們三民主義在大陸實行的那一天。”(原話) 1989年北京發生六四天安門事件,為了支援大陸的學生,人在香港的鄧麗君不顧周圍人的反對,作為歌手參加了抗議集會。1989年5月27日,在香港跑馬地有30萬人的《民主歌聲獻中華》的活動中,她頭頸上掛了一塊牌子,上面手書“反對軍管”,演唱了《我的家在山的那一邊》歌曲。據說當時負責轉播的無線電視為免惹怒北京,多次刻意在鏡頭上遷就,避免她的牌子在鏡頭前出現。 由於天安門事件,鄧麗君說過:“我回大陸演唱的那一天,就是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那一天。堅持在大陸實現民主之前,將永不踏入大陸土地……”失去了作為歌手的夢想和期望的鄧麗君,離開香港去了法國,開始了巴黎的生活。當時中國的很多民主運動人士也到了巴黎,對鄧麗君來說巴黎是一個令人喜歡的城市。 由於鄧麗君的父親曾在中華民國國軍服務,鄧麗君生前參加多場勞軍演出,演唱...

  5. 1.分析人物性格. 2.分析事件. a.三國形成的原因:東漢外戚宦官亂政→黃巾之亂→各地軍閥自成勢力→魏蜀吳三國鼎力. b.如果... (事件)...沒有發生,三國會如何演變. c.某某人該不該... (做某事)... 3.分析....在生活中的應用,例如"三十六計在日常生活的運用" 4.三國人物傳記:不只敘述人物的故事,還要分析他在關鍵時刻或事件所做的決定. 5.三國各自敗亡的過程及原因,對現今台灣社會的省思. 6.三國志和三國演義內容差異的比較. 請用"我要回應"的方式貼上你的報告. 並且趁寒假比較空閒. 及早準備下學期的口頭報告. 我要檢舉. 台長: 小老師. 您可能對以下文章有興趣. 本週作文:失敗的教訓. Welcome to Our「聖誕趴剃」! 畢業旅行通知. 本週猛爆主題!

  6. 2009年2月8日 · 由對故土的眷戀而産生的對家人共同生存的期望,既是中國人最爲根本的本性與本質的關係,也是中國人最基本的情感需求。 夫婦人倫是周人的首重之情。 《詩經》以《關雎》爲首,即含有敦厚夫婦之意, 正如《詩大序》所云:「風天下而正夫婦」。 夫婦也是人倫禮義中極重要之一環,如《禮記·內則》云:「禮始于謹夫婦。 《中庸》云:「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婦。 《易·序卦》曰:「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 只有夫婦關係和諧了,才談得上其他。 所以《禮記·昏義》說:「禮之大體,而所以成男女之別,而立夫婦之義也。 男女有別,而後夫婦有義;夫婦有義,而後父子有親;父子有親,而後君臣有正。 夫婦關係可以說是其他人倫關係的出發點,這裏邊也有所謂「修齊治平」的意思。

  1. 其他人也搜尋了